【消委會】智能家電設通訊功能 鏡頭、錄音功能恐成私隱外洩漏洞
撰文:陳淑霞
出版:更新:
智能家居產品成消費新趨勢,有市民更會到外地的網店購買再寄回香港使用,但消委會表示,這類產品質量良莠不齊,未必符合國際標準,其電壓及電源插頭規格,亦有可能不適合本地使用,需小心慎選。
消委會亦提醒,相關裝置加入通訊功能,可互通互連,需留意安全隱私問題,並主動做好裝置的保安措施「把關」,包括為每件裝置設置密碼、手動設置最高安全及私隱設定,及在無需要時關掉裝置鏡頭或錄音等功能,免被黑客惡意入侵,令個人資料外洩。
消委會指,隨着科技發展,已有很多家居電器,例如冷氣機、雪櫃、洗衣機、電燈、電飯煲和吸塵機等,都加入通訊功能,透過互聯網互相傳送資料及發出指令,形成物聯網(IoT),甚至可延伸至門鐘、門鎖及窗簾,以及傳統上無連線功能的物品,收集數據或監測身體狀況等。
消委會提醒,其互通互連特性,令黑客有機可乘,過去亦有不少個案發生大規模私隱外洩情況,國際消費者聯會已推出產品設計指引,協助製造商生產更安全可靠的智能裝置,但消費者購買及使用時,亦需提高警覺,包括瞭解產品設計,包括是否可自行更改密碼及調整私隱等級設置,及是否有定期軟件更新以修補保安漏洞、亦應為每件裝置設定獨一無二的登入密碼,更不應向他人透露。
消委會亦建議,用家在無需要情況下,應關掉裝置上的拍攝鏡頭、收音咪及定位追縱程式等,免被持續監察風險,另發現網路情況有異時,應盡快向專業網路安全人員求助。
▼消委會教你精明消費貼士▼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