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房屋】兩母女屈居80呎劏房萌輕生念頭 入住過渡房屋見曙光
基層市民住屋需求迫切,公屋輪候時間越來越長,促使社會房屋共享計劃出現,提供過渡性單位予有需要的家庭入住。
吳女士與女兒被迫屈居於僅80呎的劏房單位,不但缺乏活動空間,甚至因居住環境複雜,令二人備受心理煎熬。上樓無期,生活壓力漸大,「有諗過跳樓死咗去算啦。」同樣飽受住屋問題困擾的蘇女士,以往一家四口居於田灣區的唐樓板間房單位,不僅四人同睡一張床,更要與鄰居共用廁所、廚房,並不時因此起爭執。
兩人有幸獲社工轉介入住由社聯與香港仔坊會營運的社會房屋計劃「友里同行」,不但居住環境改善,生活質素亦有所提升,生活終見曙光。
吳女士於2010年從內地來港,丈夫2015年去世後,她只可與女兒租住於香港仔的劏房單位,而居住面積更只得80呎,「食飯、煮飯、 沖涼、去廁所,都喺同一個地方...連企嘅地方都無。」而就讀中學的女兒,更只能於床上溫習、做功課,「有時會留喺學校做完先,但都唔可以日日留。」
環境人流複雜 心理受煎熬
居住環境固然惡劣,但複雜的居住環境令二人更感煎熬。吳女士憶述出門時,經常有陌生男子從旁邊的單位偷窺,令母女大感不安;而女兒更因此不敢獨自歸家,需要吳女士陪同才敢上樓,「住喺呢種環境會發癲。」輪候公屋六年,仍然毫無消息,面對惡劣的居住環境,吳女士束手無策,「有諗過跳樓死咗去算啦。」
幸得社工轉介,參與「友里同行」的社會房屋計劃,最終更獲選中成為住戶之一,於去年9月正式入伙。吳女士憶述遷入時大感驚訝,「簡直一個天,一個地!」她現時與另一對單親母女同住,而機構於入住前安排兩個家庭會面,互相了解彼此的生活習慣,以避免發生磨擦。她稱現時兩家人不時交流,「兩個女會一齊做功課,我哋又會互相分享下廚藝。」
鄰里關係改善 「多了守望相助的感覺」
蘇女士一家四口同樣受惠於「友里同行」計劃,她們去年10月入住華富閣的社會房屋單位。由於經濟上只能單靠任職飲食業的丈夫,家庭月入僅逾萬元,她憶述過去六年均需屈居於僅105平方呎的板間房,當中只能容納一張床,「四個人瞓埋同一張床。」更甚的是,廚房與廁所均需與另外三個家庭共用,十多人同用設施少不免起爭執,「有時煮飯時間長,其他家庭都會有怨言。」而家中的12歲大的長子更正值反叛期,令蘇女士更添壓力,「空間細,(長子)有時見到(物品)阻住佢又會踢。」
她坦言遷到社會房屋的單位時大感興奮,「未見過咁靚嘅屋!」現時不但居住環境得以大大改善,亦有較好的鄰里關係。蘇女士不時參與由機構舉辦的活動,如種花、煮食等,甚至會協助鄰居看顧家中小孩,「以前怕(鄰居)有意見,唔會特別幫人,𠵱家多了守望相助的感覺。」
而與三名女兒同住的林女士,同樣獲安排入住單位。以往四人同居於香港仔約100平方呎的劏房單位,「啲女會因為爭位瞓打交。」加上單位位於唐樓第六層,林女士因不時需背負三個沉重書包上落,導致腰部長期勞損。惡劣的住屋環境,可謂令林女士身心俱疲。
香港仔坊會社區中心高級經理鄭潔貞稱,不但希望透過計劃改善基層家庭的住屋需要,更為他們帶來新生活,包括透過舉辦鄰里聚會、烹飪活動等,令住戶於精神上得到扶持。「友里同行」社會房屋計劃由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及香港仔坊會社區中心負責營運,並由華懋集團提供於華富閣共16個單位。計劃為輪候公屋超過三年或以上、持有香港身分證的市民提供過渡性房屋的服務。去年9月起開始入伙,至今已有11個住戶入住9個單位;入住期為三年,其後無論住戶能否獲編配公屋,均需遷離單位。
社聯社會房屋共享計劃項目總監何俊傑稱,建議政府以25至30億元設立「社會房屋基金」,用作興建組合屋及翻新閒置單位。他預計,兩者總數可提供超過6,000個單位,令逾一萬個基層家庭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