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人醫生轟政府醫管局兵荒馬亂撥5億:錢再多也不能24小時工作

撰文:鄭翠碧
出版:更新:

本港公營醫療系統「百病叢生」,一眾醫生怨氣沖天,瑪麗醫院內科醫生郭宏駿亦看不過眼,挺身而出嚴詞斥責政府及醫院管理局。他狠批醫管局失職,推出的特別酬金計劃(SHS)根本無助解決醫護人手不足,「SHS已去到盡,就算畀多50億元我,我都做不到24小時!」
他並指控政府20年來規劃失當,人口政策亦欠奉,批評特首林鄭月娥上月突然「加碼」撥5億元予醫管局只為掩蓋問題,「兵荒馬亂時,高層都不知怎用,根本不會突然請到人。」他建議政府增撥恆常撥款,革新醫療的長遠規劃之道。

郭宏駿指醫管局特別酬金計劃(SHS)根本無助解決醫護人手。(林若勤攝)

冬季流感期間,醫管局高層被問到如何應對人手不足等問題時,多次提及已改善SHS及聘請更多兼職醫護。不過,郭宏駿就直斥二者皆不能有效解決問題。

SHS限制多 規矩迂腐

郭宏駿解釋,SHS即加班費,但就設有不少限制,「在流感高峰期的平日才有,周末加班就沒有;不同醫院不同專科又會不同(準則),如星期六我想在病房返多4小時,但就指要到急症室或門診工作才有SHS,但去門診也要花時間坐車﹗」他批評SHS彈性不足,受迂腐規矩限制。

不同醫院及專科都有自己SHS制度。 (資料圖片)

不加班是懲罰同事 亦懲罰自己

而SHS亦以醫生薪金中位數計算,造成不公平,「初入職醫生就抵,但職級較高的醫生就收少了。」不過他強調醫生領取SHS絕非為錢,「得嗰少少錢,仲未計要交稅,其實多得幾多?」「如果我不拎SHS,照收工,其實是懲罰同事;甚至第二日我要提早一小時返工,即懲罰自己。」

醫管局在上月28日上調SHS的津貼金額10%,但他直言,醫生渴求的非增加SHS,而是毋須再領SHS,「其實SHS已去到盡,就算畀多50億我,我都做不到24小時,我也拎不到你的錢。」他亦對兼職醫護協助原職醫護工作有保留。

如果我不拎SHS,照收工,其實是懲罰同事;甚至第二日我要提早一小時返工,即懲罰自己。
郭宏駿醫生
政府一直欠缺長遠規劃應對人口老化,如護老院質素問題未解決。(資料圖片)

政府20年來整體規劃出錯

公營醫療系統問題複雜,政府、食衞局、醫管局都難辭其咎。郭宏駿就認為,造成今時今日的局面,歸根究柢在於政府自回歸以來都沒有做好長遠規劃,不只是醫療政策失誤,而是整體規劃出錯,「例如知道人口老化,但有沒有做好配套?安老院質素不好,有人虐老後,長者不就入了醫院?長者出不到院,亦因不夠老人院、上門支援。」

應從源頭着手 防止小病變大病

醫療系統一環扣一環,他指斥政府沒有從源頭着手,「例如在篩查做多一點,資助更多人打流感疫苗等,加強基層醫療,都可以阻止小病變大病。」否則病人就會由到普通科求診,變為需要專科門診服務,但專科門診輪候時間可以長達數年,「如病人等不到,最後就會入院。」

郭宏駿認為歸根究柢在於政府自回歸以來都沒有做好長遠規劃。(林若勤攝)

新移民湧港求醫 瑪麗十年間比率增至20%

郭宏駿並責備政府欠缺人口政策,令新移民對本港房屋、醫療等造成巨大壓力。他認為,即使新移民現時平均年齡較年輕,始終亦會有醫療需要。他並反駁醫生不可能得知病人是否屬於新移民的說法,「例如他血壓高,我會問他以前在哪看病,再看看他以前的報告,一問就知,除非那個醫生是甚麼都不理。」他稱瑪麗醫院十年前只有零星的新移民求診者,但現時就佔約兩成。

他建議先暫停每天150個的單程證配額,「畀社會休養生息」,直到本港做好規劃,在房屋及醫療有足夠容納能力。他並建議新移民在內地團聚,「其實他們等咁耐也很辛苦,國內做檢查較香港快,即使深圳醫院也有香港醫生,可以在內地先享受一下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勢頭。」

郭宏駿並責備政府欠缺人口政策,令新移民對本港房屋、醫療等造成巨大壓力。(林若勤攝)
特首林鄭月娥上月突然「加碼」撥5億元予醫管局,以應對流感高峰。 (資料圖片/洪嘉徽攝)

政府應增恆常撥款 額外5億苦無用處

郭宏駿表示,政府現時擁有龐大的財政儲備,而醫管局因服務需求上升、支出增多而連續兩年錄得赤字,政府理應增加對醫療的撥款。他強調,增加的款項應是恆常撥款,而非如同特首在上月底突然額外撥出作應對流感之用的5億元,「應改善長期規劃,以提升服務。兵荒馬亂時,高層都不知怎用(額外撥款),根本不會突然請到人,你叫佢點用?」有指政府會在本周公布的《財政預算案》增撥6億予醫管局,郭宏駿認同做法,惟重申當人口增加、服務量上升時,政府亦應持續增加撥款。

應改善長期規劃,以提升服務。兵荒馬亂時,高層都不知怎用(額外撥款),根本不會突然請到人,你叫佢點用?
郭宏駿
冬季流感期間,醫管局高層被問到如何應對人手不足等問題時,多次提及已改善SHS及聘請更多兼職醫護。 (資料圖片/歐嘉樂攝)

醫管局失職 需努力挽留人才

郭宏駿同時狠批醫管局失職,例如早已得悉未來會有新醫院落成,但就未能及時處理好人手安排,以致大量病房丟空多年。他承認醫管局難以在短期內增聘到足夠的醫護人手,但醫管局仍需加倍努力挽留現有人才,了解員工因何而請辭,改正各種「小問題」,令工作流程更為暢順;並應改進士氣及待遇,如把SHS計劃改為「超時補水」,取消各項限制。他認為若改善流失率,加上每年畢業的醫科生,醫管局或毋須尋找外援。

郭宏駿建議政府增撥恆常撥款,革新醫療的長遠規劃之道。(林若勤攝)

倡改善有限度註冊制度

近來社會熱議是否應放寬引入海外醫生,郭宏駿坦言,公院工作環境惡劣,根本無法吸引海外醫生,醫管局應先改善工作環境,政府亦可改良有限度註冊制度,如把三年有效期延長至五年,甚至不設限期。他相信政府不敢提出「英聯邦」一詞,而英國醫療亦自顧不暇,無法襄助本港,故恢復引入英聯邦醫生並不可行。

對於參考新加坡模式--即指定部分大學醫科畢業生可免試來港執業,他就直指訂定認可名單十分困難,做法亦不公平,「如果我有錢,可以入美國較好的大學,即使我較差勁也可來港;而你讀內地大學,可能你能力比我高,但就不能來,這樣就會受人挑戰,質疑是否歧視某些大學,(名單)定為五十大院校,是否第五十一位就差一點?」他相信唯有考試制可確保所有人在同一條起跑線競爭,並反駁有指海外醫生執業試太難的講法,「醫生從不怕考試,為成為專科醫生可以考7個試,不需妖魔化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