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辦真人圖書館 大談房屋政策倡議 冀消除大眾誤解

撰文:張嘉敏
出版:更新:

本港備受土地問題困擾,遑論生活質素,連居住地方亦成問題。有團體就房屋困局作議題,舉辦「真人圖書館」,希望能消除坊間對各個團體的誤解。活動邀得社聯社會房屋共享計劃項目總監何俊傑、房屋發展研究中心創辦人姚松炎等分享有關社會房屋及合作社房屋的倡議。何俊傑促政府能設立25至30億的基金,供發展社會房屋之用。
現場有居於劏房的參加者,亦有任職社工的年輕人。當中有人質疑合作社房屋的可行性,亦有人指劏房租金漸升,希望政府能「落水」加快興建過渡性房屋。

參與團體包括「好相寓」代表李風清(右)、何俊傑(中)。(梁鵬威攝)

真人圖書館為突破舉辦的活動,今次與社聯合作,以「房屋困局」為主題。活動希望透過講者與參加者的直接對話,釋除大眾對不同團體或有關倡議的誤解。今次活動邀得八位講者,包括社聯社會房屋共享計劃項目總監何俊傑、房屋發展研究中心創辦人姚松炎、「好相寓」代表李風清、「要有光」代表等。而於共50名參加者中,各人均面對不同的住屋問題,既有人居於劏房、有公屋户須長期「做廳長」,亦有準備結婚但未能上車的年輕人。

何俊傑向參加者解釋社會房屋概念。(梁鵬威攝)

社聯昐政府落水 推動住屋第三出路

面對土地問題,各個團體均提出不同的政策倡議,甚至積極落手牽領各個項目。當中一直推動過渡性房屋的社聯社會房屋共享計劃項目總監何俊傑稱,推動社會房屋為機構一直以來的目標,希望為社會帶來公屋、私樓以外的第三個出路。不過目前面對三大阻力,包括資源不足、土地資訊不足及欠缺專業支援。他建議政府將閒置土地透明化外,更應成立一個25億至30億元的基金,以提供約6,000個社會房屋單位。

居於劏房的參加者質疑,社會房屋或淪為實驗性計劃,又稱劏房租金越來越貴,「加到成七千元一個月。」何俊傑回應稱正正因此要政府「落水」,以提供更多資源及誘因供發展項目,「只要量夠,劏房就越來越少人住。」

姚松炎(後二)指民間對合作性房屋的認識不足,令民意不清晰。(梁鵬威攝)

姚松炎:合作性房屋好似會籍概念

同場亦有一直倡議合作社房屋的房屋發展研究中心創辦人姚松炎,他認為炒賣行為推高樓價,令市民上車遙遙無期。而合作社房屋限制市場轉售,並由居民共同管理,「好似會籍咁,係買個使用權。」面對有人質疑其可行性,他稱外國等地,如德國早有先例,「嗰時喺立法會提出都有好多質疑,連民主派都有(質疑)。」他又稱,因由居民自行管理,甚至無須被發展商操縱。

有50名參加者在場。(梁鵬威攝)

參與活動、現職社工的張先生坦言,以往有感房屋政策為基層而設,並未有顧及夾心階層所需。他認為活動上部分建議,如合作社房屋亦可惠及非基層市民,「原來我係可以自救。」居於劏房的趙先生則希望政府能「落水」參與發展社會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