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一隻就中招 一家四口進食海螺後麻痺嘔吐 疑中麻痺性貝類毒素

撰文:陳淑霞 麥凱茵
出版:更新: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今(12日)正調查一宗麻痺性貝類毒素中毒懷疑個案,涉事的4人家庭,昨於家中進食購自天水圍天瑞街市海鮮檔的海螺後,未幾即出現舌頭麻痺和嘔吐情況,其中兩人曾前往天水圍醫院急症室求醫,毋須入院,4人情況一直穩定。發言人指,麻痺性貝類毒素或存於貝類之中,即使烹煮亦不能將之消除。
食安中心刊物則拆解指,麻痺性貝類中毒非洐生自貝類本身,而是與紅潮現象下,貝類遭浮游藻類污染有關。

食安中心刊物《食物安全焦點》曾指,麻痺性貝類毒素非來自貝類。(《食物安全焦點》截圖)

烹煮無法消除毒素 嚴重可致死亡

衞生防護中心指,個案涉及一男三女,年齡介乎6至55歲,涉事海螺購自天水圍天瑞街市海鮮檔,涉事家庭各人進食1至2隻後,即時至10分鐘後,出現舌頭麻痺和嘔吐情況,衞生防護中心及食物環境衞生署仍繼續進行調查。

發言人解釋,麻痺性貝類毒素在自然情況下可能存在於雙貝類體內,烹煮並不能將該種耐熱的毒素消除。發言人補充指,麻痺性貝類中毒症狀主要與神經系統相關,通常在進食貝類後數分鐘至數小時內出現。初期症狀包括刺痛、口部及四肢麻痺、頭痛、暈眩及腸胃不適。在大多數的病例中,症狀會在數日內完全消退。嚴重者可能會出現吞嚥及發音困難、癱瘓、呼吸停頓,甚至死亡。

紅潮現象會令魚類死亡,甚或產生毒素污染海產或對人體有害 。(漁護署圖片)

毒素來自雙鞭毛藻 大爆發成紅潮

翻查資料顯示,食安中心刊物《食物安全焦點》曾指,麻痺性貝類毒素非來自貝類,而是由一種名為雙鞭毛藻的藻類所產生的。這種藻類分布於各緯度,從熱帶以至阿拉斯加等寒冷地區的近岸海域和河口皆有其蹤跡。在有利環境條件下,此藻類會迅速繁殖,令海水變成紅色或棕色。這種現象稱為「有害藻華」,亦即我們熟悉的。

文中又指,世界各地的麻痺性貝類中毒事件在近數十年亦有上升的趨勢,在本港,根據衞生防護中心記錄,在2007至2011年間,有34宗懷疑貝類毒素中毒個案,68人受影響。其中在2010年5月則有14宗個案呈報,受影響的29人均曾進食新鮮帶子。當時進行的流行病學研究顯示,進食了帶子生殖腺後,出現不適的風險較高。

海螺在紅潮爆發時,如受到污染,會含麻痺性貝類毒素。(資料圖片)

生物系敎授:攝入數分鐘便會中毒

浸會大學生物系黃港住教授表示, 貝類海產中的毒素部分來自藻類,如紅潮毒素等。他指貝類會過濾水中重金屬、微生物等,「理論上所有貝類海產都有機會含毒。」他表示,由於麻痺性貝類毒素屬於神經毒素,故即使加熱煮熟亦不能夠去除毒素,「而且毒素可以通過通道蛋白迅速影響人體,細胞作出快速回應,所以數分鐘便會中毒。」

而根據食物安全中心的資料,貝類海產體內會積聚各類有害的物質,重金屬、貝類毒素等;要進一步減低,烹煮帶子及扇貝等貝類前宜先除去內臟(包括消化腺)及生殖腺,只保留閉殼肌。至於通常會連內臟一起吃的貝類,例如蠔,就不應經常大量進食,以免攝入過量重金屬。

食物安全中心指去除貝類内臟可減低中毒風險。(食安中心圖片)

要減低貝類中毒風險,市民應:

* 向可靠及持牌的海鮮店舖購買貝類
* 在烹煮貝類前先除去其內臟、生殖器及卵子
* 食用前應棄掉烹煮的汁液
* 每次進食較少份量的貝類
資料來源:衞生防護中心

對上一周發生六宗紅潮 藻類不含毒素

漁農自然護理署紅潮監察顯示,本月1日至8日在本港水域發現六宗紅潮。其中一宗於1日在鹽田仔魚類養殖區及船灣海包括鹽田仔(東部)魚類養殖區發現;兩宗於8日分別於牛尾海包括麻南笏魚類養殖區及西貢銀線灣包括銀線灣泳灘發現;餘下三宗於大嶼山東面水域包括銀礦灣泳灘及稔樹灣、大嶼山貝澳泳灘及塘福泳灘發現。

漁護署指出,牛尾海及塘福泳灘發現的兩宗紅潮,由血紅赤潮藻組成,其餘四宗紅潮則由夜光藻組成,兩種藻類均在香港水域常見,不含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