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海豚死亡真相:撞船斷背 胃藏魚鈎魚絲

撰文:勞敏儀
出版:更新:

「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接報跟進一宗江豚擱淺個案……」2019年剛過了一個月,相繼已有13條江豚在本港沿岸擱淺,成為有記錄以來最多擱淺個案的一月。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鯨豚擱淺行動組」負責人盧芷欣穿上保護衣,蹲在嚴重腐爛的江豚屍體旁,於牠的腹前用利刀畫了一條線,暗紅色的豚肉暴露於空氣中,有烏蠅在上面徘徊。由皮脂到內臟,盧芷欣嘗試探索今年首條擱淺江豚的生前經歷,「腎臟已腐爛得散開,應該死了好一段時間」,她說時平靜,或已習以為常。屍體的腐臭味隨海風穿過N95口罩,侵襲着旁人的嗅覺。海豚之死,部分與人類活動脫不了關係。研究珠江口水域污染物濃度的學者發現,工業化學物氯化石蠟在十年間飆升,增加鯨豚患癌風險。去年母親節前夕,一條成年雌性江豚擱淺在下長沙泳灘,被發現時已中度腐爛,背部和尾部被螺旋槳切去,還懷有中度發展的胎兒。行動組當時判斷這條江豚是被船隻撞擊致死,後來經過影像解剖,發現牠多處脊椎骨折,乳腺也受到寄生蟲感染。江豚一屍兩命的影像深深印在盧芷欣腦海中。她嘆息,每當踏入繁殖季節,這些悲劇便容易發生。

+2

45宗擱淺 江豚佔七成2018年,本港共有45宗鯨豚擱淺個案,當中33宗屬江豚,是自有記錄以來第二高的一年。經初步檢查,部分海豚屍體上發現多處瘀傷,胃部出現魚鈎、魚絲及塑膠,有的甚至未能死有全屍。盧芷欣分析過去十年鯨豚擱淺資料,指約三成與人為活動有關,涉及三大主要死因:遭漁網或漁具纏繞、遭船隻撞擊,以及感染。她解釋,漁網內小魚對鯨豚而言是大餐,當準備愉快用餐時,卻被漁網纏上,無法上水呼吸,傷口被扯爛又會導致細菌感染。此外,繁忙的海上交通使海豚撞船風險增加。去年,有超過十條鯨豚屍體被發現有撞船痕迹,當中大部分是沒有背鰭、較難在水面觀察的江豚。親手處理過逾百條鯨豚屍體的盧芷欣補充,難以用單一因素判斷死因,「有的海豚被漁網纏繞,起初以為是餓死,後來發現牠是鯁死,估計是被困後難以捕捉慣常吃的小魚,被迫吃大魚;也有海豚可能被漁網纏繞後游得慢,最後被船撞死」。香港水域污染問題嚴重,天氣較潮濕,加上擱淺個案多依賴市民報告,當行動組出動處理時,鯨豚屍體多已滿布細菌及嚴重腐爛,檢驗死因的難度增加。

工作時還要忍受鯨豚屍體濃濃的腐臭味。(李澤彤攝)

與海豚為伴 為傷痕落淚盧芷欣自小喜歡鯨豚,讀書時也修讀海洋生物學,回港後在海洋公園當海豚訓練員,與活生生的海豚為伴,但她如今接觸的海豚,九成半被發現時已喪命,散發腐臭味,甚至只剩下骸骨,難以分辨品種。

作為行動組唯一全職員工,盧芷欣經常要上最前線面對鯨豚擱淺的殘酷現實。若鯨豚屍體體積過大,難以帶回海洋公園作進一步處理,就只能即場解剖,其間無暇顧及個人情感,「擔心污染、天黑、下雨等,腦袋一下子顧不到太多」。她深信,只要仔細解剖,就有機會找到死因線索,但夜闌人靜時回想海豚身體的傷痕,猜測其死前的痛苦經歷,卻會難過得落淚,「原來牠是這樣死去的,當下會心悒」。

今年第一宗鯨豚擱淺在西貢蚺蛇灣發現,由於位置偏遠及涉水路運送,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鯨豚擱淺行動組」負責人盧芷欣決定即場解剖,帶走內臟及頭顱,把剩餘屍身妥善包裹後,日後由漁護署派員清理。(李澤彤攝)

2015年,一條背部及尾部疑被船葉撞擊致重傷的中華白海豚在大嶼山石壁對出水域獲救,引起社會關注。這條牽動人心的海豚被命名為「希望」,可惜牠最終因傷勢惡化而要「安樂死」。從拯救到死亡,盧芷欣都陪伴着「希望」,經歷希望與失望。「這是我第一次處理活體擱淺,牠死的時候我在身旁。當時我一邊工作,一邊流淚,好辛苦!以為有得救,最後付出好多努力都救不了。」自責的感覺縈繞不去,直至為「希望」解剖,盧芷欣才稍釋懷,「撞船後,『希望』的傷口受感染,好多內臟無法運作。」她認為,當時給「希望」多一次生存的機會,總好過讓牠在海上自生自滅。

這份工作可以反映我們不想看或看不到的事實,也是最直接的方法幫助海豚,讓市民不只看到海豚最美的一面,還看到人類活動如何影響牠們的生境。
「鯨豚擱淺行動組」負責人盧芷欣
擱淺行動組會把鯨豚屍體帶回海洋公園內的「劏房」,如法醫般找出牠們死前經歷。(李澤彤攝)

海水污染增致癌風險透過影像解剖,有助分析擱淺鯨豚的身體創傷及病變。香港城市大學賽馬會動物醫學及生命科學院傳染病及公共衞生學系客座助理教授葛展榮表示,去年為39條擱淺鯨豚屍體作影像解剖,當中20條可找到死因,有19條身體有被船撞或被船葉打到的痕迹。

以上述一屍兩命個案為例,葛展榮解釋,江豚媽媽的營養狀況良好,胃部也發現食物,反映有覓食能力,估計是被高速船撞倒致死。他又指出,不少鯨豚屍體發現寄生蟲,有機會引致肺部及乳腺感染,間接影響下一代,受嚴重感染時也可能影響覓食能力。

部分鯨豚的死亡原因與人類活動息息相關。(李澤彤攝)

城大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在過去十六年研究擱淺鯨豚的體內污染物,發現近珠江口、香港西北水域的污染物濃度較高,令在該鹹淡水交界生活的中華白海豚生境直接受到威脅。以常用作塑膠、橡膠、油漆阻燃劑或塑化劑的短鏈氯化石蠟(SCCP)及中鏈氯化石蠟(MCCP)為例,兩者在擱淺的中華白海豚屍體中,每年分別以約1.24倍及1.39倍的濃度增加。2014年中華白海豚屍體內的SCCP平均濃度是2004年的約5.27倍,MCCP平均濃度更是2004年的約15.6倍。SCCP與MCCP會增加鯨豚患癌症和生殖問題的風險。實驗室主任林群聲解釋,曾為「世界工廠」的珠江三角洲生產大量消費品,過程中會用到大量工業化學物,如氯化石蠟、多氟化合物等,故成為世界污染熱點之一,當這些工業用的化學物流入香港水域,濃度未必會令海豚生命即時受到威脅,但氯化石蠟屬脂溶性,被不同海洋生物攝取後,多會在脂肪層不斷儲存,最後這些生物又被海洋食物鏈中最高階的海豚進食,污染物轉移到海豚脂肪層積聚,難以透過新陳代謝排走,影響健康。

大部分屍體被發現時已嚴重腐爛,行動組需爭分奪秒取樣,避免進一步感染,影響化驗判斷。(李澤彤攝)

上文為刊登於第149期《香港01》周報(2019年2月11日)的《揭開海豚死亡真相:撞船斷背 胃藏魚鈎魚絲》。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