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豬群頻入村覓食 村長:人類主動餵飼造成 倡加強教育非獵殺
即將踏入豬年,但人豬衝突還未解決,皆因野豬群經常闖入民居覓食。野豬受害者關注組建議,村民可安裝捕獸器,把捕捉的野豬「交予漁護署處理,或即場屠宰,可以自用或款待遊人」;同時亦應保留民間野豬狩獵隊,在必須情況下捕捉「好兇猛野豬」。
不過,有村長認為野豬入村覓食,其實與人類主動餵飼有關,「餵餵吓又唔餵,咪搶人哋啲嘢食」。有野豬關注組織也指出,不應把責任純粹推向野豬,政府應加強教育及做好城市規劃,社會也不應把野豬妖魔化。
漁護署早前指,野豬習性出現明顯改變,由以往怕人和通常於夜間覓食,轉化成不時出沒、不怕人,認為與公眾餵飼野豬有關。
西貢北約輋下村村長李馬田表示,村內近年不時有野豬出沒,甚至有十多宗村民被野豬襲擊個案,估計是市民主動餵飼野豬,「餵餵下又唔餵,咪搶人哋啲嘢食」,故有野豬到垃圾堆吃廚餘,也曾有村民被搶走麥當勞外賣。他認為,「今年是豬年,應該用最好方法對佢哋」,不應該獵殺野豬。
野豬關注組:人豬共融不是夢
漁護署自2017年起以捕捉及避孕、搬遷先導計劃處理野豬在市區的持續滋擾,暫停由民間狩獵隊狩獵野豬。香港野豬關注組幹事黃豪賢認為,由獸醫以麻醉槍捕捉野豬後,應送往偏遠地區處理,非人道毀滅;而絕育計劃也可取,認為署方應增加人手及資源為野豬避孕,長遠而言應做好教育及城市規劃,「人豬共融不是一個夢」,社會不應把野豬妖魔化。
非牟利獸醫服務協會執行主席麥志豪認為,隨着城市發展,野豬棲息地減少,人豬衝突無可避免,又認為野豬避孕成效應用10年時間評估成效。
野豬受害者關注組發言人何熙遠認為,野豬會掘泥,引發水土流失,容易引致山泥傾瀉,甚至有機會因此污染海洋。他稱,不贊成民間野豬狩獵隊射殺野豬,但屬於後備方案,當遇上一班好兇猛野豬在意想不到情況下出沒,在安全及必須情況下應出動;又建議村民可安裝捕獸器及加設感應器,當捕捉野豬後自動通知漁護署,「可交予漁護署處理,或即場屠宰,可以自用或款待遊人,從中獲得金錢補償」。
但是,李馬田認為捕獸器作用不大,最理想應教育村民及外來市民切勿餵野豬,並加設鐵絲網防止野豬入村已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