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系學生助獨居婆婆度身訂造新鞋櫃 家訪、設計、搵木一腳踢

撰文:張嘉敏
出版:更新:

不少基層家庭需要屈居於狹逼的居所內,要找一個細小空間擺放連雜物亦難。獨居於牛頭角上邨的謝婆婆,屋內布滿雜物,連本已狹窄的門口位置亦放滿鞋盒,難以出入。為令居所更為整潔,她不惜四出尋覓鞋櫃,惟訂造費用令其卻步,「訂造要成千蚊,我又唔捨得。」
幸獲社工轉介參與市建局的「升級再造」家具活動,由四名中大建築系的學生為其度身訂造鞋櫃,更趕及於農曆新年前送到婆婆家中。婆婆獲贈新鞋櫃過新年,當然樂得笑逐顏開,而對一班大學生而言,是次經驗亦別具意義。

75歲的謝婆婆獨居於150呎的公屋單位。(黃寶瑩攝)

75歲的謝婆婆於10年前遷入現居的公屋單位,150呎的住所內擠滿各樣雜物,甚至難以騰出額外的空間供訪客內進。謝婆婆雖然年事已高,但仍然愛美,「有時大減價,買兩對(鞋)又平啲。」因此家中大門位置放滿一雙又一雙鞋及鞋盒,但平日需要俯身取鞋,甚至不時撞散堆叠的鞋盒,對婆婆而言甚為不便。

謝婆婆家中的門口位置放滿一對對鞋。(黃寶瑩攝)

她稱自遷入以來,為尋覓合適的鞋櫃走遍港九新界,只為令住所更為整潔。不過礙於空間所限,唯一可容納鞋櫃的位置過窄,加上若鞋櫃過大會妨礙出入。故不少家具店建議為其度身訂製,惟費用高昂令她卻步,「訂造要成千蚊,我又唔捨得。」

四名中大建築系的學生,及一名市建局員工(右二)組成義工小隊,為婆婆度身訂造鞋櫃。(黃寶瑩攝)

社工轉介參與計劃 大學生度身訂製鞋櫃

協助她的社工其後轉介參與市建局的「升級再造」家具活動,邀得四名正於中文大學就讀建築系的學生為其度身訂造鞋櫃。學生們去年年底親身到婆婆家中探訪,並根據當時的觀察,及聽取婆婆的意見後,為其設計出一個劃分成三部分的鞋櫃。

鞋櫃的左邊預留窄長空間供婆婆放置長柄雨傘;而中間位置的八塊木板則斜放,方便婆婆抽出鞋隻,不需俯身取出;右邊則設有三塊大層板,供婆婆放置瑣碎雜物。有份參與的學生徐迪濠憶述,家訪時不但看見屋內鞋盒堆滿門口位置,亦留意到婆婆慣常將雜物藏於月餅罐、鞋盒內,故主動於鞋櫃內劃出雜物空間,改善婆婆的收納情況。

謝婆婆對鞋櫃感到非常滿意,大讚「好實用啊。」(黃寶瑩攝)

學生首次製作傢俱 聯絡近百間木廠搵木

學生們從找尋木材、裝崁到打磨均親力親為,製作過程歷時約3個月。他們不惜犧牲放假時間,最終趕及於農曆新年前送抵婆婆手中。原來四人均是手製家具的「初哥」,以往從未嘗試製作正式家具,「平時學校工作室只係製作模型。」

他們憶述過程中亦面對不少困難,除需就鞋櫃設計與合作的工作室進行多次修改外,尤其於尋找木材方面最有難度。因應計劃對環保的要求,他們需要向木廠收集剩木,「聯絡過接近100間木材回收商,都無咩回覆。」不僅反應不似預期,他們更要顧及木廠的位置,以減低運送成本,最後他們以約500元購買六個二手木材用予製作各樣家具。

是次計劃對同學而言亦是寶貴經驗。(黃寶瑩攝)

謝婆婆對製成品顯得相當滿意,不但笑容滿臉,亦連番大讚「好實用」;對學生而言是次經驗亦尤其寶貴。徐迪濠稱,製作能將課堂知識學以致用,而親身了解基層家庭需要亦有助進一步了解社會問題。

今年為市建局第二年舉辦「升級再造」家具活動,因應市建局於觀塘區內推展多項重建工作,故今年將服務範圍由去年的中西區擴展到觀塘區的基層家庭。活動共招募近70名義工,包括54名來自港大、中大建築學院的學生,及15名市建局員工參與。他們共分為12個小組,各自為不同的基層家庭度身設計鞋櫃、書桌、儲物櫃等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