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濃度創廿年新高 內地污染物跨境襲港 環保署料會再升
撰文:張雅婷
出版:更新:
港府近年致力改善空氣污染,但本港臭氧濃度卻創20年新高,且未來有機會再升。環保署承認臭氧超標是嚴峻問題,但由於該二次污染物是區域污染物,即主要來自珠三角地區,需與內地廣東省政府合作應對。但環保署同時指出,本港正積極減少另一空氣污染物,即臭氧「天敵」一氧化氮的排放,意味對臭氧的消耗將會減少,臭氧濃度將繼續升。
環保署今日(11日)回顧本港去年的空氣質素,眾多污染物中,只有臭氧上升。環保署自1999年開始量度臭氧量,一般監測站的年均濃度由最初的每立方米34微克大增53%至去年每立方米52微克,創廿年新高。
環保署數據顯示,去年本港13個一般監察站中,有8個超標,當中以塔門及將軍澳監察站最嚴重。環保署助理署長(空氣質素政策)何德賢承認,臭氣超標是嚴峻問題。環保署首席環境保護主任梁啟明就指,臭氧有刺激性,當中長期的健康影響較顯著,如對人體呼吸系統有影響。
雖然臭氧濃度按年上升,但香港角色卻較被動。何德賢解釋,臭氧是區域性污染物,由氮氧化物及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在陽光下經化學反應在區內形成,而且可隨風傳輸。當天晴炎熱、風勢微弱時,臭氧濃度易超標。何續指,不同種類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活性不同,所產生臭氧的能力都不同,需與廣東省政府共同應對。
事實上,臭氧有一「天敵」,就是汽車排放的一氧化氮。但梁啟明預告,由於將來會有更多減少一氧化氮的措施出台,預告臭氧濃度會繼續上升。
環團健康空氣行動就反駁環保署,認為臭氧上升主要原因是環保署無法控氮氧化物的高水平。健康空氣行動認為過往近20年,政府無力控制本港不斷增長的車輛數量 、持續高企的路邊空氣污染,才是臭氧濃度不斷創新高的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