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大辯論】凌嘉勤:粉嶺高球場具生態價值 發展前須小心研究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經過5個月「土地大辯論」後,上月底向特首林鄭月娥提交過百頁的終極報告,以及公開完整報告。報告建議政府優先落實8個土地選項,釋出約3,000公頃土地,選項包括填海、發展棕地及粉嶺高球場等。
規劃署前署長、理工大學社會創新設計院總監凌嘉勤今日早上(2日)出席港台節目《千禧年代》表示,曾親自入高球場視察,認為場內生態價值高,有明朝古墳及本地沉香,指可探討高球場發展空間,但要小心研究高球場的生態及文化價值。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最終報告中顯示,有逾半人支持發展私人遊樂場地,即包括粉嶺高爾夫球場。有市民今早致電到電台烽煙節目,指相信絕大部分市民希望發展高球場,促政府考慮。出席該電台節目的規劃署前署長、理工大學社會創新設計院總監凌嘉勤形容,自己不愛打高球,但曾到粉嶺高爾夫球場視察,他形容場內生態價值高,有不少古墳及珍貴植物,認為可就發展高球場探討,但需小心研究其價值。
凌嘉勤:「明日大嶼」應該做 土地需求或有轉變、政策上需留彈性
另外,凌嘉勤不認同外界指報告字眼保守,形容報告是留有空間予社會討論和政府考慮,又指報告中肯定了需要多管齊下地增加土地供應,當中包括將棕地發展及維港以外的填海選項寫得較清晰,不認同小組並無就土地選項作優次排列。對於報告中形容,《香港2030+》預測本港在2046年前只面對1200公頃土地短缺或屬低估需求,曾參與2030+規劃的凌嘉勤指原則上認同小組說法,解釋未來土地需求是按各政府部門計劃及預算推算所得,土地需求或有轉變,實際數字或會調整,故政策上需留有彈性。
凌嘉勤又指,土地供應的兩大方向一直包括改造棕地及大規模填海,形容大規模填海造地是無可避免,直言自己不但接受政府對「明日大嶼」的建議,更形容是「應該做」。他稱,政府可在平衡生態的情況下進行填海,亦可用新市鎮發展模式大規模改造棕地,創造發展容量並改善環境。
伍美琴促政府填海前三思
出席同一電台節目的香港中文大學城市研究課程主任伍美琴則認為填海影響海洋生態,希望政府三思。對於土地供應專責小組除了公開報告內容外,亦在網上公開了諮詢期間收到的約6萬份公眾意見,伍美琴讚揚小組努力,形容小組超額完成工作,她希望政府日後延續做法,讓公眾得悉數據。她亦促政府能吸收新市鎮經驗,發展時保留具生態價值的地方,促進城鄉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