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院急症室現場】婦人跌傷腰 凌晨苦候至天明 十句鐘求醫實錄
寒氣逼人,本港今早(10日)多區低見攝氏11至12度。凌晨不幸病倒的市民,冒着寒風,仍要急切到公立醫院急症室求診。翻查公院急症室最新輪候數據,部分人需輪候時間超過8小時。而冰冷數字背後,是一個個辛酸的求醫故事。
記者今早6時半到場,早已有十多位市民在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靜候。其中一位「苦主」,是陪同七旬母親求診的李女士。李的母親因跌傷腰痛及少許發燒,要由救護車送院,由昨晚11時就開始在急症室通宵輪候。記者直擊她們等到今早8時半才能見到醫生,足足苦候9.5小時,她直斥「離晒譜!」2小時後,李女士母親終獲通知,X光檢查後並無大礙,可取藥離開。整個診症時間,共花了11.5小時。
香港01實時監測急症室輪候時間,點擊下圖:
《香港01》App用戶請點擊:查看最新輪候時間
李女士指,七旬母親一向身體健康,「行得走得」,不過幾天前在家跌倒,當時未感異樣,故未有求診。不過,母親昨晚開始腰痛至行動不便,加上有少許發燒,故召喚救護車送到伊利沙伯醫院。她指,抵達醫院後,母親被分流為次緊急,一直未獲醫生接見,由昨晚11時起就只可在急症室內等候。
氣溫驟降,急症室內不少人等到飢寒交迫,記者今早6時半到達急症室,只見李女士靠飲用紙包牛奶充飢,其母親亦等到十分肚餓,李女士後來買了2個菜肉包給母親作為早餐。
對於要在醫院通宵苦候,李女士大感不滿,「籌號顯示屏由凌晨3點至今都顯示為7662,已經幾小時了,都無郁過,呃人的!本身以為1、2小時就可離開,沒想到等這麼久,下次帶她看私家更好!」
今早7時許,醫護人員著她多等一會,李女士的耐性在8小時等候中悄然消逝,禁不住憤怒,向醫護人員投訴,「唔係等多一陣,係等咗一晚,仲想佢(母親)等到今晚呀?」
感嘆等候時間超乎想像:5年前唔係咁
直到早上8時半,即乾等9.5小時後,記者直擊到李女士母親終獲醫生接見。醫生了解狀況後,安排她照X光了解有沒有骨折,而在早上10時半,護士告知李女士,其母親並無大礙,可取藥離開。
李女士慨嘆,伊院急症室在數年前不至於如此爆滿,今次的等候時間超乎想像,「約5年前帶同母親到伊院急症室求診,都唔係咁,起碼有醫生睇下,現在是完全無人理會!」
記者在現場觀察,由早上6時半開始,伊院急症室一直有10多人在等候,亦有約10人被分流為次緊急,在輪椅或臥床等候,觀察病房亦有10多張病床,病人均在等候進一步治療或安排入院。而在早上9時許,不斷有救護車把病人送到急症室,病人多為長者。
同樣在急症室苦候的包括一個不願透露姓名、住在九龍城的女士,她指10多歲的女兒胃抽筋,昨晚11時許已抵醫院,分流為次緊急。女士及其父母通宵陪同女童等候,「本以為凌晨3、4時可離開,現在等了這麼久,女兒胃都沒有不適了,但也想讓她看一看,等了這麼多個小時現在離開又覺得不值!」
市民陪女兒看病:凌晨時分沒有其他看病選擇
女士指乾等7個多小時,感到十分寒冷,其父母本欲到醫院餐廳吃早餐充飢,但餐廳原來在早上7時才營業,只得暫時失望而回。女士指,凌晨時分沒有其他看病選擇,故只好排急症。被問到覺得政府應該提供更多夜診服務,她就直指公營醫療系統人手不足,「都要抽公院人手去做,人手都不足!」
另外,因心臟問題,曾在私家醫院做「通波仔」手術的劉先生指,今天凌晨1、2時心臟再次不適,到伊院求診,獲分流為緊急,20多分鐘後已可獲醫生接見,並開出「脷底丸」及止痛藥,但醫生指需觀察情況,著他輪候入院,怎料等到早上7時許才安排進入觀察病房,至早上近10時仍未能上正式病房。
而因肺癌而在伊院做化療的容小姐表示,因突然出現敏感及不良反應,故今早5時至急症室求診。她指,護士向她表示,昨晚只有一位醫生當值,故等候時間較久。
伊院:急症室夜更有3名醫生
伊利沙伯醫院發言人回覆稱,急症室的夜更人手一般有3位醫生和8至9位護士,屬正常人手編制,急 症室亦會視乎部門運作需要,靈活調配人手。今晨(10日)的人手與平日夜更的人手相若。伊院的內科病床使用率在過去一周均超過 120%。
伊院為紓緩服務壓力推出相應措施,包括分階段加開 110 張短期病床,以應付內科、神經外科、外科和骨科等專科的服務需求,紓緩病房的擠迫情況。
據了解,設有90張病床的伊院急症病房由去年開始實施新做法,幫助病人出院後的社區支援,以減低他們再入院的機會,從而紓緩病床服務需求。舉例指,護士會在篩選出長者、需要加強照顧的病人,包括安排物理治療部配置適合拐杖予長者出院後使用,教導家居安全須知等。
《香港01》App用戶請點擊:查看最新輪候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