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個港人1個便秘 9成人攝取蔬菜量不足
根據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數據顯示,每7名港人就有1人有便秘問題。但有醫生指出,絕大部分便秘患者,病因都源於壓力,考試期間會有特別多中學生求診。腸道科醫生建議養成每日至少進食3份蔬菜、及「先吃水果後吃肉」的習慣,以維持良好排便習慣。2015年10月至11月,香港基層醫護基金邀請466位醫護人員,進行為期3星期的研究。結果發現連續14日每天進食2個奇異果,明顯有助改善排便次數、「用力推出大便」等問題。
世界衞生組織建議,成年每天應攝取不少於25克膳食纖維,政府亦建議每日進食3份蔬菜、2份水果,以增加便量及加快大便排出,惟半數港人每日進食少於1個水果,及逾9成人每日進食少於2碗瓜菜,遠低於建議標準。
逾6成醫護攝蔬果量不足
是次排便研究以466位醫護人員為對象,發現當中逾6成每天進食1份或少於1份的水果,及8成以上進食少於3份蔬菜。研究的首一星期,他們需記下自己的排便狀況,包括:排便次數、用力谷出大便次數、大便形態等。其後兩星期,各醫護人員獲安排連續14日每天進食2個奇異果,並再次記下排便習慣。結果顯示,排便時要「用力谷出大便」人數下降超過4成,同時正常大便增加3成,而硬身大便總次數則大幅減少近6成。
壓力大易便秘 忽視問題可致肛裂
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吳福康指出,港人生活壓力大,很容易出現腹部胶痕、肚瀉、便秘等腸道問題,而每7名港人就有1人有便秘問題,男女比例為1.3比1。他解釋,便秘後果可以很嚴重,「大便太多會造成大便嵌塞,亦有機會出現痔瘡,嚴重便秘或會造肛裂和直腸脫垂。」然而,吳福康表示,便秘多源於壓力,不少患者不需以藥物治療,「考試季節特別多中學求診,但99%都是壓力問題,當中絕大部分都是成績好的學生,考試一過就沒事了。」
便秘成因:
生活壓力過大
多肉少菜、膳食纖維攝取量不足
沒有良好排便習慣、或習慣忍便
長期病患、藥物副作用影響
亂食補充劑 可致便秘
吳福康表示,要改善腸道問題,應由日常飲食及生活習慣做起。他建議每餐應多菜少肉,多吃高纖食品。他補充,先吃蔬果再吃肉,可有效減少肉類攝取量。另外,宜多做運動及避免亂食瀉藥或健康補充品,「不少健康產品含瀉藥成份,服用期間會屙,一旦停食後,就有機會出現便秘。」他又提醒市民,大便形態突然改變,或出現『屙極不清』情況,有可能是大腸癌先兆,建議盡快求醫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