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擬將黑熊BoBo製成標本紀念 立法會議員蘇嘉豪指不少市民反對
與澳門人一同生活逾30年的澳門老朋友--亞洲黑熊「BoBo」今(20日)離世,終年35歲。不少市民聞訊後感到難過,澳門民政總署表示可將BoBo製成標本,傳遞愛護動物訊息。
澳門立法會議員蘇嘉豪於社交網站Facebook發帖文,指收到不少市民反對將BoBo製成標本,希望它離世後能回歸自然,蘇促請署方改為將BoBo的獸舍作紀念公園,以及盡快舉辦公眾惜別儀式。
澳門民政總署考慮將「BoBo」製成標本的消息傳出後,不少澳門人在網上表示反對。澳門立法會議員蘇嘉豪在Facebook撰文稱,大部分市民認為BoBo是市民的集體回憶,但BoBo幾乎畢生被圈養和封閉於動物園區,「十分希望其離世後能夠真正回歸自然、奔向自由」。
蘇嘉豪促請署方收回製作標本展示的建議,改為用公園獸舍現址作為紀念和教育用途,以及在短期內為BoBo舉行公眾惜別儀式。蘇又稱已正式致函予民政總署管理委員會主席戴祖義,呼籲其他市民一同致函。
港團體:製成標本未嘗不可
本港生態教育及資源中心科學事務經理張瑪珊表示,「BoBo」是澳門人「由細識到大」的動物,具有標誌性,情感連結深厚,加上「BoBo」從少被困,死後再成標本,令澳門人在感情及道德上均難以接受。
然而,站在保育教育立場上,張瑪珊認為製成標本未嘗不可,動物園動物死後被製成標本是一貫做法,並非嚴重事件,市民可以看到同等身大的動物及其生前形態,達到教育效果。此外,亦可能因有標本,而避免再度引入另一隻黑熊,保護了黑熊族群。本港早年亦有美洲豹小花死的例子,現時亦會將擱淺的鯨豚屍體處理後,展出其骨骼。
張瑪珊指出,標本製作方式十分重要,保存越完整越具教育效果,現時主要的標本製作方式為剝製法,將動物皮剝下,加入支架及填充物,由於黑熊體形較大,港澳技術水平未必做到,但不排除高手在民間。
BoBo拯救自一間食肆 陪伴澳人成長
上世紀80年代,澳門政府從一間食肆拯救了一隻年幼黑熊,該黑熊其後被稱為BoBo,並開始於二龍喉公園內生活,由於牠和不少澳門人一同成長,深受到澳門人的愛戴,更成為澳門人的老朋友,亦是全球最長壽黑熊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