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病房多在春天逼爆 九龍醫院增40張病床兼改設計 增空間感

撰文:鄭翠碧
出版:更新:

本港精神科疾病漸普遍,相關醫療服務供不應求一直為人詬病,九龍醫院精神科部門主管吳文建醫生今(15日)指,九龍醫院的急症病房佔用率不算太高,一般約為八至九成,但一年中也有數日佔用率會高達120%,主要集中於春天這個精神科的「高峰期」。
吳文建指,九龍醫院由10月初開始,增加多1間急症女病房,設40張病床,床位數目比以往病房減少5張,希望讓空間較為寬闊,而病房亦採用全新間隔設計,包括在大睡房中設小分區、在獨立房間設窗戶、擴大活動室面積、把四邊走廊改為一個中庭等。有精神科復元人士視察病房後,認為新設計有助病人改變病情。

九龍醫院精神科部門主管吳文建醫生(右)指,九龍醫院的急症病房佔用率不算太高,一般約為八至九成,但一年中也有數日佔用率會高達120%,主要集中於春天這個精神科的「高峰期」。 (鄭翠碧攝)

新病房只設40張病床 人均空間較寬闊

九龍醫院精神科部門主管吳文建今在九龍中醫院聯網2018/19周年工作計劃發布會上,指九龍醫院本來有4間急症病房,共有180張急症病床,男女各佔一半。而由10月初開始,醫院新增1間急症病房,不過床位數目就減少5張,以往每間病房有45張,新病房只有40張。吳文建稱,舊有病房的設計較為擠迫,10人共用一間大睡房,新病房病床數目較少,6人一房,人均空間就較寬闊。

新睡房則設有長者或特別需要人士的專屬區域,又有獨立廁所。 (醫管局提供)

新病房採新設計 獨立房間設有窗戶

新病房亦改用新設計,在睡房方面,現有病房有4間大睡房,設計統一;而新睡房則設有長者或特別需要人士的專屬區域,又有獨立廁所,個別大睡房亦有「房中房」的小分區,病人可有更多私人空間。另外,現時的獨立房間並沒有窗戶,而新病房的獨立房間就設有窗戶。

在公共空間方面,現有病房的護士站位於病房正中,被四邊走廊環繞,病人在病房中的活動空間有限,而新的護士站就設於正中後排,中庭位置面積更大;而活動室本與護士站分開,空間有限,新的活動室就與護士站相連,方便觀察及互動,面積亦有所擴大。另外,新病房中設有寧靜閣,內可讓病人聽音樂、畫畫,放鬆心情;另亦有互聯網資訊站。

新病房的護士站就設於正中後排,中庭位置面積更大。 (醫管局提供)

女性入住率偏高  住院日數中位數為20至28日

吳文建表示,急症病房主要服務重症精神病患者,因應女性的入住率偏高,故今次新增病房為女性而設。他指,以往入院的精神病患者住院日數中位數為20至28日,希望新病房的設計有助改善病人病情,減少病人的住院日數。

春天是精神科高峰期 或跟天氣有關 或因一年之始

吳文建並指,九龍醫院現時服務九龍中及九龍東聯網,急症病房佔用率一般為80至90%,不過一年中有數日亦可能會出現逼爆情況,「春天時有機會可達120%,春天是精神科的高峰期,外國有說法指或者跟日照時間較短、天氣有關,亦有人指因為春天是一年的開始,所以很可能不少人給了自己很大壓力。」他稱在新增40張病床後,佔用率下降至約70%。

新病房中設有寧靜閣,內可讓病人聽音樂、畫畫,放鬆心情。 (醫管局提供)

新病房護士與病人比例提升

九龍醫院精神科亦因增設病房而增加人手比例,部門新增了1名副顧問醫生、2名駐院醫生、0.5名臨床心理學家和3名專職醫療人員,即醫生總數由39名加至42名。而護士與病人的比例亦有所提升,由以往約1個護士對2個病人,改為1個護士對1.7個病人。

被問到早前有精神科病房曾發生暴力事件,新病房的設計能否改善此情況,吳文建指,新病房的醫護人手比例有所提升,當有事件發生時能及早干預;新病房的病床數目較少,空間較寬闊,衝突機會亦會減少;舊有的走廊設計亦改成一個中庭,可減少盲點;病房角落有閉路電視監察,職員亦會增加巡邏次數。

九龍中醫院聯網總監盧志遠醫生(中)、九龍醫院及香港眼科醫院行政總監林美怡(左)醫生、九龍醫院精神科部門主管吳文建醫生(右)今出席九龍中醫院聯網2018/19周年工作計劃發布會。 (鄭翠碧攝)

復元人士認同新病房設計有助改善病情

而2名精神健康復元人士視察新病房後,認為新設計有助病人改變病情。現年30多歲、在九龍醫院擔任精神科朋輩支援工作員的Terence,4年前曾因抑鬱症而入院,他指一入院時情緒比未入院時更差,因覺得十分緊張而醫院亦有不少人對自己感到好奇,「好多人會行過來看看你、摸下你,一睜開眼就見到有人站在身旁」,他認為九龍醫院新病房的設計有更多分類,如設有專屬區域,能提升私隱度。他認為,雖然病床數目只減少5張,但已能有明顯分別,減少磨擦。

Terence 亦指出,病房中有窗戶對改善病情有重大作用,「因為可以接近陽光,畀人感覺有希望,而且看到外面的風景,會期待將來出去後的生活,亦可讓我們知道醫院外的狀況,就算打風、落雨也想知道。」

九龍醫院資深護師(精神科)彭佩玲指,新病房在公共空間增設不少窗戶,令病人接近窗戶機會增多,「以前要行去近窗病人的病床旁才有窗,但別人當然不想你走近自己。」

精神健康復元人士Terence (左)及少清(右)在資深護師(精神科)彭佩玲(中)陪同下出席發布會。 (鄭翠碧攝)

復元人士:新病房有家的感覺

另一名復元人士少清就表示,新病房較寬闊開揚,走廊改成中庭,就像一個客廳一樣,而且光線充足、顏色柔和,不像以往的陰沉,給人「家的感覺」,令人感覺不似住醫院,對病情能有所幫助。她透露,廁所及浴室以往只能在外面上鎖,她認為私隱度不足,「被人一推就開,好尷尬」,而新病房就可從裏面上鎖,令她感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