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促局科創中心啟用逾月 助本地企業研發自家產品
為推動本港「再工業化」及「工業4.0」,生產力促進局與德國Fraunhofer IPT研究所早前在港設立「科創中心」(The Hatch),旨在為本地企業提供培訓及意見,以幫助其研發及轉型。生促局表示,中心開幕至今約一個月,坊間反應理想,不少中小企有意使用中心的服務,當中更不乏本地銀行,認為要達到一年協助30家企業的目標並非難事。
有參與服務的公司表示,中心提供的顧問意見扭轉了公司固有的傳統思維,而中心亦有物色潛在客戶試用其產品,以測試市場反應,認為當中對研發新產品有莫大幫助。
生產力促進局副總裁(企業拓展)黎少斌表示,科創中心投入服務至今約一個月,已接收個位數字的企業申請,另有約30間企業仍在洽談中,以中小企為主,當中更不乏本地銀行。
黎少斌解釋,科創中心參照了德國Fraunhofer IPT研究所的培訓模式,為參與企業提供培訓及相關顧問服務,協助其研發新的智能產品,建立自家品牌。「普遍企業研發產品時,都會參考市面產品及技術可行性,但一般都失敗收場,而中心的理念則恰恰相反,會以顧客角度出發去思考其需求,繼而引導企業做出顧客滿意的產品。」
黎少斌又以製造業作例,認為以往本港廠商以代工生產(OEM)為主,並無做產品研發,不過目前代工業前路漸見崎嶇,相信廠商轉型至自有品牌生產(OBM),以科技去增加生產鏈的附加價值是重要一點,期望科創中心能夠協助有關企業轉型,如將富士康變成蘋果公司一樣。
不過黎少斌重申,中心服務對象並非只是工業為主的廠商,因不同行業都需要思考其新產品或服務,因此歡迎不同界別的企業參與中心服務。
其中已參與服務的公司、宏利五金塑膠製品廠董事總經理陳超紅表示,公司本身為傳統代工廠,主要生產廚具用品,但自十多年前公司開始轉型自家品牌生產(OBM)後,認為公司需與時並進投入「工業4.0」,因此在今年九月在今年九月參與科創中心的服務。
她又指,中心與公司構思研發的過程,跟公司以往固有的傳統模式很不同,且對研發新產品有莫大幫助,因中心會將所構思出來的產品,交由市場部處理,繼而再物色潛在客戶測試產品,再收集其意見加以改良。「原本公司已感滿意的產品,事後發現竟有可改良的地方,例如客戶的煮食經驗,原來亦會影響廚具的體驗,這些公司之前未有考慮過,所以結果實在出乎想像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