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竹餘波】西貢污水處理廠善後料耗2500萬 修復仍要幾個月時間
超強颱風山竹在今年9月襲港,惟善後工作到今時今日仍未畫上句號。西貢污水處理廠部分喉管及二級處理設施被毀,大量啡黃水流出海面,至今污水處理能力仍只維持一級服務。環境局今日(7日)書面回覆議員質詢時表示,渠務署初步估算緊急維修及增加臨時設施的費用約需2,500萬元,期望12月或之前恢復二級污水處理功能,但完全修復各組處理設施則需額外數月時間。
西貢污水處理廠在山竹影響下,廠內主要的污水處理設施,包括紫外光消毒系統及二級污水處理所需的設備,均受嚴重破壞,污水處理能力僅能維持一級服務,並需繞流作近岸排放,以減低其對附近水域的影響大。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書面回覆立法會議員質詢時表示,為減低對環境的影響,渠務署已即時為經一級處理的污水附加消毒程序,並於9月24日完成復修部分重要喉管,把這些局部淨化水帶到原本的深海管道,於處理廠400米外的牛尾海水域排放和稀釋,其後於10月12日完成臨時設施,在一級處理程序中加入化學處理步驟,進一步加強污水處理效能。
而損壞的海堤在土木工程拓展署的協助下亦已於10月3日完成初步鞏固工程。他表示,渠務署現正趕緊加建臨時的設施如配電裝置、鼓風機、輔助管道、污泥泵及紫外光消毒系統等,初步估算以上的緊急維修及增加臨時設施的費用約需2,500萬元,但最終所涉及的維修及改動總開支仍需進一步估算。
運房局:山竹襲港僅3避風塘「爆棚」
至於山竹襲港期間,多艘船隻擱淺或翻沉,有議員認為事件反映避風塘泊位不足及管理不善的問題。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書面回覆指,根據「山竹」襲港及懸掛八號颱風訊號時的記錄,全港14個避風塘當中有3個(即藍巴勒海峽、土瓜灣及屯門避風塘)的使用率達100%,其餘11個避風塘,包括漁船較常使用的香港仔西、長洲及筲箕灣避風塘,以及位於西貢的鹽田仔避風塘,仍有避風泊位可供使用,可見西貢一帶以至本港整體水域內有足夠避風泊位供本地船隻在颱風襲港期間使用。
他又指,海事處不時派員在避風塘巡邏,確保船隻停泊有序及不妨礙其他避風塘使用者,現正試行在觀塘避風塘內的南面設立特定水域專供非遊樂船隻繫泊,以減低不同類別船隻近距離停泊於避風塘內而有可能導致船隻發生輕微碰撞並引致賠償申索。
此外,有議員關注將軍澳南海旁設施在山竹吹襲期間嚴重損毀,質疑海堤和防波堤抵禦風浪能力。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書面回覆指,將軍澳海濱海堤結構未受到嚴重破壞,設計符合土木工程署於 2002 至 2004 年出版的《海港工程設計手冊》的設計指引。
他稱,土木工程拓展署將開展一項為期約 18 至 24 個月的顧問研究,全面檢視沿海較低窪或當風地點的情況,以及進行相關的風暴潮和風浪研究,並根據研究結果檢視有否需要更新《海港工程設計手冊》的設計標準,並制訂合適的防禦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