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竹餘波】岑智明:襲港前若無呂宋減風力 吐露港潮位可達7米
超強颱風「山竹」上月中襲港,對社會造成嚴重破壞。天文台台長岑智明今日(7日)在電台節目指,9月一般是「多風季節」,故颱風高峰期理應已過。不過,他稱隨著氣候變化,隨時會有颱風來襲,故市民亦不能掉以輕心。
他又指出,若「山竹」無先登陸呂宋,而是經呂宋海峽沒有使其強度減弱,再正面吹襲香港,吐露港的最高潮位可達7米,屆時破壞力將非常驚人。
岑智明指出,「山竹」風力強勁,為了緊守崗位,他稱當時有近50小時無睡覺,香港天文台總部更首次被吹至搖晃。他坦言,幸而「山竹」來襲前,已將預報中心的門戶利用木板加固,否則大樓隨時出現損毀。
他又指,傳統而言,9月一般是「多風季節」,故颱風高峰期理應已過。不過,他提醒,但時太平洋的海水仍然溫暖,加上氣候變化,故不能掉以輕心。他舉例,早在1900年的11月初,亦有颱風來襲香港,風力猶如現時的十號風球。
他又指,天文台在「山竹」來襲前,曾就其風力進行評估,他重申,若颱風無登陸呂宋,而是經呂宋海峽沒有使其強度減弱,再正面吹襲香港,吐露港的最高潮位可達7米,即約20多呎,直言當時已「好驚」。他指出,幸而「山竹」最後經過呂宋,風力大減,加上當日不是天文大潮,但最高潮位已升至4.69米,僅次於「溫黛」水平;而最高風力亦由250公里減至175公里。
岑智明:要加大力度預防颱風
雖然「山竹」最後經呂宋掠港,威力大減,但他稱沿岸破壞仍然強勁,海浪再加上風暴潮,令數噸計石頭都吹走,將軍澳、杏花邨均成為重災區。
他又指,雖然香港的災後應變能力不俗,但本港至今仍未試過有超強颱風在港登陸。他指出,現時政府氣候變化督導委員會已開會討論,檢討如何提高應變能力等議題。
「200年一遇」颱風已改作「100年一遇」
他又指,過去「溫黛」被稱為「200年一遇颱風」。不過,他稱隨氣候變化,「天鴿」及「山竹」威力屢創紀錄,根據現時數據,「200年一遇」已改作「100年一遇」。他強調,相關數據只是周期數字,呼籲市民不能盡信,強調必須要防患於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