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助聽器改善聽力 聽障母親終聞兒子心聲:個仔鬧我,我都聽到
風聲、雨聲、讀書聲,各種聲音對常人而言,都很平常,但假如有一天再聽不到,又會如何?寶媽在20多年前,聽力開始出現問題,需要助聽器協助,但當時科技未成熟,結果只聽到窗外船鳴,聽不到剛出世的兒子哭叫。
隨著科技進步,有聽力學家表示,新式助聽器日見先進,引入如「HI-FI 」音響的音色技術,令用家可清晰聽到外界聲音,免受強烈噪音煩擾。轉了用新式助聽器後,寶媽與兒子有更多溝通:笑言「個仔鬧我,我都聽到。」
1996年時,寶媽正在懷孕,有朋友懷疑她的聽力受損,經常聽不清旁人說話,需別人重覆多次。寶媽聽取朋友建議求醫後,始知聽力已嚴重受損,從此雙耳都需配戴助聽器。
只聽到船鳴 聽不到兒子哭
不過,當年的舊式模擬助聽器並未能完全幫助寶媽。她憶述,戴助聽器是希望照顧剛出世的兒子,但助聽器只令到窗外船鳴更清晰,「聽唔到阿B喊,反而聽到出面船鳴。」到兒子長大後,聽覺問題繼續影響二人關係,「阿仔覺得要成日重覆講嘢,結果唔想交流。」
直到近年,寶媽轉了使用新式助聽器,噪音細了之餘,亦更清晰聽到兒子說話,笑言:「個仔鬧我,我都聽到。」她又表示,過往如果有警車經過,必定會關上助聽器,因為噪音過大,但現時可以若無其事。
聽障致性格變得內向
另一名聽力受損者May姐,現年72歲,年輕時不慎弄穿耳膜,致使60多歲時聽力已嚴重退化,別人與她聊天時,需在一呎範圍內大聲講話,久而久之,變得內向,厭倦與人溝通。
May姐坦言,舊式助聽器有太多噪音,一直拒戴,只好習慣聽不見的日子,但直至6年前孫兒出世,渴望聽到他的聲線,再嘗試戴助聽器。她表示,配戴新式助聽器後,生活出現變化,除了聽到的聲音變得清晰,人亦更加開朗,願意溝通,甚至外出做義工。
新式助聽器引用如「HI-FI 」般音色技術
聽力學家張伯彼表示,舊式模擬助聽器的噪音處理技術有限,不止放大語音,亦會放大噪音,用家聽到的聲音會比較嘈雜,難以長期配戴。相反,新式助聽器引入類似「HI-FI 」音響的音色技術,改善聲音進入助聽器後失真的問題;而且其減噪技術,亦有助提升助聽器的訊噪比,用家即使身處嘈吵環境,也可聽到清晰的對話。
對於如何選擇助聽器,張伯彼有以下建議:
在較靜環境中,清楚聽到對話內容、詞語、甚至語音
在較靜環境中,能聽到較遠距離 (例如6至12呎範圍)的說話
助聽器輸出的人聲,與真實的人聲相似,有原聲效果
在嘈吵地方例如繁忙街道、酒樓,也聽到大部分的說話
有效減低環境噪音,長期配戴亦感到舒服
聽覺受損者跌倒風險較常人高3倍
根據衞生防護中心2014/15年度人口健康調查報告書,曾被診斷有弱聽或失聰的人士中,只有13.9%會經常使用助聽器。中文大學名譽臨床副教授及耳鼻喉科專科醫生白威表示,有部分人因擔心助聽器影響外觀,又或引來歧視而拒戴,但一項外國研究顯示,聽損者跌倒的風險為聽力正常者的三倍;而且每增加10分貝聽損,就會增1.4倍跌倒風險。
張伯彼提醒,市民如懷疑聽力出現問題,應約見聽力專家作詳細聽力檢查,再聽其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