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大辯論】公屋聯會調查:七成公屋居民支持填海、公私營合作
「土地大辯論」公眾諮詢將於本月底結束,當中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提出18個未來土地供應選項。公屋聯會今日(20日)發表《齊覓地•紓困境:民間土地供應公眾諮詢》調查報告,提出10個選項向公屋及居屋居民進行諮詢。結果顯示,10項短中長期土地供應選項中,以填海的支持度最高,其次為公私營合作發展農地,及提高地積比率。
公屋聯會於6月展開諮詢,分別於房委會及房協轄下共32條公屋及居屋屋苑,並於網上進行問卷調查,收回有效問卷共3,302份。當中逾四成受訪者為60歲或以上,佔受訪人數最多,而僅15%為18至35歲的受訪者
整體結果:最多人撐填海
調查結果顯示,於公屋聯會提出的10項土地供應選項中,整體以填海的支持度最高,有78.4%。其次為公私營合作發展農地,有74.1%及增加地積比率、提高大廈設計高度,有74%。
收回粉嶺高球場、於社區設施上建屋、郊野公園邊陲建公營房屋、收回棕地、發展地下城市、利用臨時土地興建過渡性房屋及重置貨櫃碼頭等選項,全部均獲逾半數支持。
受訪者年齡越高 越支持填海
根據調查結果,受訪者的年齡層越高,越傾向支持填海。當中36至45歲、46至59歲及60歲以上,分別有77.5%、79.2%及84.5%受訪者支持填海,惟18至35歲的受訪者只有62.7%支持填海,反而該年齡層有最多人支持收回粉嶺高球場,有74.2%,為眾年齡層之冠。
年老受訪者支持填海
公屋聯會主席文裕明稱,估計年老受訪者見證過往因填海得來的新市鎮落成,因有歷史證明故較傾向填海。總幹事招國偉亦指不同年齡層的著眼點有別,年輕人較著重環保及生態,令其將填海及發展郊野公園邊陲等選項放於較後位置,並希望收回高球場。發展局局長黃偉綸周三提到填海造價達1.5萬元每平方米,招國偉認為成本不高於其他選項,最重要審視填海後的效益。
倡推公私合營先導計劃
另外,調查顯示逾八成受訪者認為土地應用作興建公營房屋,當中過半數受訪者認為應建公屋;其次為加快舊邨重建。公屋聯會認為,中下階層市民對出租公屋需求大,並指房委會對屋邨重建態度消極。他們建議應將相關屋邨鄰近土地,優先作為重建屋邨之用。另外建議調高公私營房屋比例到七三比,政府可先推行「公私合營」先導計劃,於賣地計劃撥出地段供計劃之用,私人發展商須承擔興建公營房屋單位。
公屋聯會建議成立恆常性的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對土地供應選項作適時檢討。他們會於諮詢期完結前,向小組提交調查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