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磨砂產品微膠珠污染海洋 環團促立法禁用杜絕「膠災」

撰文:勞敏儀
出版:更新:

磨砂產品帶走面上角質層,卻為海洋帶來污染,皆因微膠珠是磨砂產品中常見的磨砂粒子,可在魚類和其他海洋生物體內累積,也難以分解,能在環境中殘留數百年。
消費者委員會發現,有4款去角質產品含製造微膠珠的原材料,有環團表示,微膠珠禍害深遠,且並非磨砂產品的必須品,促請港府盡快完成微膠珠研究,立法禁止生產使用微膠珠的冲洗性產品,防止膠災蔓延。

消委會分析市面60款去角質、磨砂或煥膚產品,發現有4個樣本含有聚乙烯,即製造微膠珠的原材料。(林若勤攝)

消委會分析市面60款去角質、磨砂或煥膚產品,發現有4個樣本,包括「BIODERMA」、「URIAGE」、「APIVITA」和「HydroPeptide」標示含有聚乙烯(polyethylene),即製造微膠珠的原材料。

消委會解釋,微膠珠(plasticmicrobeads)以往在磨砂產品中是常見的磨砂粒子,但由於微膠珠未必能被污水處理系統有效過濾,而且具有吸附環境污染物的特性,有機會將環境污染物累積在魚類和其他海洋生物體內,故多國近年開始計劃取締微膠珠在化妝品和個人護理用品中的使用。

含聚乙烯的面部去角質產品

BIODERMA 控油去角質啫喱 Exfoliating Purifying Gel (Combination/Oily Skin)

URIAGE 溫和潔面磨砂啫喱Gentle Jelly Face Scrub

APIVITA 橄欖深層磨砂霜 Face Scrub with Olive Deep Exfoliating

HydroPeptide 細胞煥膚亮采套裝 Anti-Wrinkle Polish & Plump Peel 2 Step System

資料來源:消委會

近年微膠珠被廣泛使用於個人護理產品中,如磨砂洗面膏、沐浴露和牙膏等,標榜具磨砂潔淨及去死皮等功效。(資料圖片)

生產商、零售商加入「走珠」行列

微膠珠對環境的危害近年逐漸開始受到關注,不少生產商及零售商加入「走珠」行列,例如連鎖零售店莎莎承諾今年底起,自家品牌的的磨砂或清潔用品不含有微膠珠,也會促使所有非自家品牌的相關產品廢除使用微膠珠,而屈臣氏集團和759阿信屋也承諾淘汰微塑膠產品。

此外,環保署在今年4月起展開為期一年的研究,探討微塑膠對香港環境的影響,了解現時國際間在禁制含微塑膠個人護理及化妝品的情況和實施方式,收集有關產品的生產商及銷售商和美容業界對規管含有微塑膠產品的意見,以及引入規管的需要及方案。

陳可淳指,消委會的調查結果反映微膠珠並非去角質產品的必需品,認為可被天然材料取代。(資料圖片)

環團促請港府禁用含微膠珠沖洗性產品

綠色和平早前發表研究表示,海洋食物鏈中的各種生物,如浮游生物、魚類以及至哺乳類均有機會吃下這些微塑膠,膠災也會損害海洋生物健康,例如導致內臟堵塞、消化系統受損,也有可能會釋放有毒化學物質,甚至吸附其他海洋污染物,最終微塑膠都會經食物鏈進入人體。綠色和平年初的研究也發現,6成野生烏頭樣本含有微塑膠,平均每條野生烏頭含有4.3件塑膠碎片,當中一條更多達80件,反映塑膠污染逼在眉睫。

綠色和平項目主任陳可淳認為,是次消委會分析反映微膠珠並非去角質產品的必需品,只有4款含有製造微膠珠的原材料,可被天然材料代替,例如砂糖、咖啡渣等,相信化妝品牌有足夠能力找尋微膠珠的替代品。

陳可淳指,微膠珠進入海洋後會吸取毒素,也有機會隨海產進入人體,微膠珠未必全部可排出體外,毒素也會積存在人體中,禍害深遠。她又表示,日前超強颱風「山竹」襲港,令大批海洋垃圾隨着海水湧上岸,杏花邨出現一片「發泡膠海」,反映本港塑膠一直積存在海洋,坦言當英國、台灣等地相繼禁用含微膠珠的產品,但本港仍停留在研究階段,促請港府盡早禁用含微膠珠的沖洗性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