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熱】7月誘蚊產卵器指數 15區達警戒水平 油塘、禾輋最高

撰文:陳倩婷
出版:更新:

本港一周內確診16宗本地感染登革熱個案,社會關注各區蚊患情況。食物環境衞生署今日(21日)公布7月白紋伊蚊誘蚊產卵器指數,全港指數由6月的11.3%上升至7月的15.7%,反映白紋伊蚊在社區滋生的情況普遍。
監察點當中以油塘為最高,錄得45.1%;緊隨其後是禾輋,錄42.6%。懷疑是感染源頭之一的長洲,7月份指數為11.8%,較6月份的2.8%急增;另一源頭,獅子山公園毗鄰的黃大仙中區,則錄得21.8%。
當局在今年7月新增了5個監察點,全部5個監察點的指數均超出警戒線水平。

食環亦有派員前往長洲滅蚊。(資料圖片)

食環署公布最新的白紋伊蚊誘蚊產卵器指數,7月全港的平均指數為15.7%,較6月的11.3%有明顯升幅,食環署指,結果顯示白紋伊蚊在社區滋生的情況略為普遍。

57個監察點 有15個達警戒水平 長洲指數急增9個百分點

57個監察點當中,有15個地區的指數錄得20%或以上,超越警戒線水平。其中指數最高的是油塘,錄得45.1%;排在第二位的是禾輋,錄得42.6%,至於將軍澳北的指數則達33.3%,排第三。

目前本港有16宗本地登革熱確診個案,由於當中多人到過獅子山公園,公園早前已被當局關閉以進行滅蚊,而公園旁邊的黃大仙中區監測點,7月份誘蚊產卵器指數則錄得21.8%,較該區6月份的指數23.4%錄得輕微跌幅。至於已有兩名居民確診的長洲,7月份指數為11.8%,雖未逾警戒水平,但較6月份的2.8%比較有大幅上升的趨勢。

獅子山公園疑是本地登革熱的感染源頭之一,當局早前宣布關閉公園一個月。(資料圖片)

當局上月新增的5個監察點 全部區指數均超出警戒水平

為加強對登革熱病媒的監察,食環署上月開始把監察地區由52個增至57個,而監察密度亦由每月一周增加至每月兩周。

新增的五個監察點包括油塘、禾輋、荃灣西、屯門西、中環及金鐘,誘蚊產卵器指數分別為45.1%、42.6%、29.8%、28.7%以及24.5%,全部五區均超出當局訂出的20%警戒水平。

至於各主要口岸的每月白紋伊蚊誘蚊產卵器指數,亦由六月份的2.4%微升至七月份的2.7%。

食環署發言人指,已按照誘蚊產卵器指數快速通報系統,個別通知區內自願參與通報系統的機構,請他們在公用地方張貼警示通告,提醒住戶和員工立即採取防治蚊患措施。發言人又提醒,白紋伊蚊可傳播登革熱及寨卡病毒,市民必須提高警覺,採取有效措施防治蚊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