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公司新招誘年輕人借錢 社交媒體愈多LIKE借貸額愈高
社交網站成為大部分香港年輕人生活的一部分,殊不知社交網站的朋友或跟隨者(followers)數目,成為了財務公司眼中的「無形資產」,愈多LIKE可借更多錢!立法會議員黃定光透露,近半年接到不少來自基層家庭的年輕人求助,指無法償還財務公司的借貸,細問下始知,涉事年輕人的社交網站朋友被視為「無形資產」,可毋須抵押下借款一萬多元,因利息高,最終還款時卻要還款數萬元。
社交媒體LIKE數、學業成績 成財仔眼中「無形資產」
黃定光透露,約半年前接到大學生求助,指向財務公司借貸時,公司將借貸人的社交媒體朋友、跟隨者數目,以及學校成績視為「無形資產」,成績愈好、朋友愈多,可借愈多錢。黃指,雖然他們借錢金額不多,只是借「一萬幾千」賭博之用,但批評利息偏高,最終還款時以萬元計,且大多年輕人來自基層家庭,父母難以承擔數以萬計的欠款。
他批評,部分財務公司的宣傳手法層出不窮、甚至「無所不用其極」,以年輕人識幾多朋友、學校成績稱為「無形資產」,目的是若當事人未能還債時,「問人借都還到咁上下」。他認為,財務公司對工商界人士無抵押借貸,與向未有經濟壓力的年輕人借款不一樣,他直言,廣告中財務中介聲稱代借貸人還清卡數,但真相是「一債蓋一債」,借貸人並不會「一身鬆」,批評同類廣告具誤導性,對未有經濟自立的年輕人影響大,促政府加強規管財務公司的經營手法。
調查:七成受訪者認為政府對財務公司規管過鬆
而民建聯今年4月底至5月中以電話隨機訪問接近800名18歲或以上市民,發現超過七成受訪者認為,財務公司毋須審查客戶收入或信貸紀錄便借錢給客戶的做法,是「太鬆,政府應加以限制」或「不可接受,政府應禁止」。
民建聯建議,政府全面檢視相關政策及法例,包括檢討現有對財務公司的監管模式,加強規管財務公司的廣告宣傳。被問到涉及修例,會否與政府溝通或以私人條例草案提出?黃定光稱,私人草案未必是最佳方法,應事先與業界、政府溝通,亦會向大眾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