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界東公院團隊「駁到盡」 腳趾變手指 為斷肢者重拾新生
家居和交通意外不時發生,輕則擦傷,重則有機會「斷手斷腳」,甚至死亡。全港首支及唯一的新界東醫院聯網「斷肢再續」團隊,15年來不停為斷肢者施以斷肢再續手術,幫助傷者重返正常生活。
團隊至今已為超過230名病人做手術,當中絕大部分均為上肢接駁。成功個案中,更有八成病人能重返受傷前的工作崗位。
不論功效 盡力「駁」先
身兼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大埔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創傷及矯形外科 (骨科)部門主管的何百昌表示,1980年代香港工業發展一日千里,工業失誤造成斷肢的意外頻生。至工廠北移與香港工業式微後,家居和交通意外便成為香港斷肢意外的主要原因。
斷右前臂工人「左手拎住隻右手」交醫護人員
何醫生認為「一個人有手有腳,突然間冇咗其中一部分,有可能影響日後工作同生活。所以無論義肢有幾好,都會盡力駁番原本嘅斷肢先」。他憶述曾有一名工友在工作期間不慎夾斷右前臂,該名工友在意外發生後非常冷靜,更忍痛「左手拎住隻右手」,將斷肢拿給醫護人員診治。何醫生記得手術全長超過8小時,最終成功幫助該名工友駁回右前臂。
該工友完成手術並經過一段復康治療後,親自拍攝一段片段感謝醫護團隊。原來工友在意外後能冷靜應對和當時的求生意志極強;全因妻子當時懷孕,他希望能親手抱起自己的小孩子。何醫生直言「除咗醫護團隊之外,病人的配合同意志都係治療重要一環」。
有成功 亦有失敗
手術總有風險,並沒可能百分百成功,何百昌坦言,十多年前就曾經歷一次深刻的斷肢手術。當時一名19歲少年遭魚蛋機切斷四隻手指,送院後團隊為他進行十多小時的駁肢手術,成功為少年駁回四隻手指。但翌日,少年的手指逐漸變得又藍又瘀,更出現化膿的情況。經評估後,團隊發現斷指有可能受到魚蛋機內的細菌所感染,團隊最終只能將駁好的斷肢忍痛切走。其後,團隊決定將青年的其中一隻腳趾移植至手指中指。一年多後,青年已能用此中指及拇指拿起一張摺椅。
何醫生強調,斷肢再續手術是一項變數多且難度極高的手術,包括接駁可比髮絲更幼細的動靜脈血管、神經線、筋腱、肌肉、骨骼等不同組織,連同移植身體組織等以彌補缺損,隨時發生突發狀況,每次手術經常要花十小時或以上。
不幸斷肢 放凍水維持於攝氏4度
而市民若不幸遇上意外當場斷肢的情況,何百昌建議可先用清水沖洗斷肢(如樽裝礦泉水),再放入清潔的防水膠袋,再置於凍水和冰塊中。凍水或冰塊應維持於約攝氏4度的環境下,並迅速送抵醫院,減低組織缺血壞死的機會。他續指曾經有病人將冰塊放進飯壺,把斷指置於中央位置,但因冰塊太凍,將斷指的細胞組織全凍死,最終不能駁回斷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