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PAS放榜】任教Band3校18年 良師毅然轉教殘疾生尋回初教味道

撰文:胡家欣
出版:更新:

文憑試上月中放榜,在特殊學校就讀的肌肉萎縮症男生凌子軒考獲7分,在旁的班主任袁志斌喜見漫無目標的學生銳變成長,在考試奮力一戰,取得成果。他一時感觸,在傳媒鏡頭前流下男兒淚。
他說,曾有前輩教路,對學生不應投放太多情感,每天就是師生關係的開始與終結,否則難捨難離,笑言當下即深明意思,「個個咁喊法都唔掂。」
思緒沉澱數周,袁老師在大學聯招放榜三日前夕,回想當日翻騰的情緒,坦言子軒彷彿代表其20年教學生涯遇過的學生,向自己剖白致謝,「我感受到我之前做過咁多嘢,原來我係等待呢一刻。」

袁老師在凌子軒在放榜當日受訪期間,感動落淚。(資料圖片)

40幾歲的袁老師於90年代執教鞭,任教小學三年後,轉到一間「Band3」學校教數學,一教18年。學校頑劣學生眾多,班房內師生「搏鬥」屬平常事,袁老師憶述,「好多時我同事日日都會激到喊。」

被頑皮學生當眾叫花名  剖白被辱感受後變老友

遇上學生「挑機」,袁老師未驚過,但直言還是會感到勞氣。然而每次的「博鬥」,卻是開啟學生心鎖的機會。他憶述,學生曾私下給他改花名,取其中文名袁志斌諧音,稱呼他做「原子筆」,有不知好歹的中二男生,曾在校園內向他高呼,「喂,借枝原子筆嚟呀」,當眾坦蕩蕩奚落他。

面對反叛學生,他不會鬥氣,只會直說感受,「我同個男學生講,我聽完唔開心,因為你唔尊重我,如果你真係唔想尊重我,你話俾我知有咩要改善!」學生未料老師無責難,卻真情流露,當下感到愕然。但自此兩人關係老友,他後來重提事件,學生笑言,「阿sir你唔好講啦,我知道嗰時好衰!」

袁老師坦言教學心火在後期漸漸減退,他3年前轉教特殊學校,盼重拾初教味道,「甜得嚟有啲酸,有啲苦,有啲辣,好精彩。」(林若勤攝)
我經常都會提醒自己,呢班學生只係難教,難教就有得教。
袁老師

不少學生屬SEN生 部份家庭背景複雜

他又試過,有中二女生每有壞心情,就會用粗口辱罵自己。「我同佢講,被你鬧完我唔好受,我知你用粗口鬧我係因為唔開心。」他動之以情,化解女學生戾氣,其無禮的態度逐漸收斂。記者說老師情緒智商高,他笑說,「有時都係迫住有。」

事實上,他指,校內大部份學生均是有特殊學習需要,如患過度活躍症及讀寫障礙等;部份更來自複雜家庭,社經地位低,自我形像差。例如該中二女生,自小就在家舍長大,無父母愛錫。孩子開悟需要時機與等待,他表示,每天上學前都會提醒自己,「呢班學生只係難教,難教就有得教。」

入行二十年漸心淡  轉特殊校尋回初教味道 

不過,日復日的教學,流水式的作業,時間會磨蝕一個人的初心。袁老師坦言,在主流學校應對眾多問題學生,時間與資源不足下,往往令人心力交瘁,而且教學氣氛欠奉,有老師乾脆只是教好書,對學生問題不再上心。他明白這種選擇,「除非你好有心,因為當你遇到大部份呢類學生,可能每班、甚至每級都係咁,你可以點?」

教學逾十年後,他開始慢慢感到心淡,但與其安於現狀,他三年前決定鼓起勇氣,轉到特殊學校任教,尋回初入行教學的味道。被問到是什麼味道,他綻起朗笑,稍為思索後說道:「甜得嚟有啲酸,有啲苦,有啲辣,好精彩。」不過在同行工作的太太總笑他傻,「佢話都一把年紀啦,搞咁多嘢。」

袁老師表示,三年前剛任教的一班學生性格較冷淡,經常不給予回應,他形容自己猶如「傻佬」,在班房自說自話。(林若勤攝)

2015年,他到香港耀能協會賽馬會田綺玲學校任教,教授今屆校內文憑試學生。一班五人,各有不同的身體殘障,如患有肌肉萎縮症、肢體肢攣、俗稱「玻璃骨」的脆骨症等。轉到新校,他需要重新調正教學模式,比往時講解更仔細,以幫助同學吸收課堂知識,亦要為學生做生涯規劃,思考未來多一步。

初教特殊班遇冷淡學生  上堂無反應  

走入新班房,他找回教學一團火,卻被學生潑冷水。袁老師表示,這班學生專心上堂,但心扉卻不易打開,性格較為冷淡,上課不會給予反應,「佢哋智力正常,好識諗嘢,唔好當佢哋係一般殘障學生,未必鍾意老師採取一種幫我嘅心態。」

袁老師直言,「初時教真係幾面懵,好似傻佬咁噏嘢」,但是他處之泰然,「以前我無遇過咩,自有方法打開話題。」他上課時會提到昔日教學點滴,「我話以前教一班30幾人,真係聽書得兩三個,嗰個都瞓覺。」學生聽畢感到難以置信,反問道:「咁都得?」這樣他就賺到學生反應。「學生最怕你唔接受佢現有嘅性格,所以我唔會刻意要求訂個時間去改變,只係我會盡我責任去努力。」

頑劣學生開竅時刻無人知曉,袁老師表示只要對教育尚有希望與熱誠就可守候。(林若勤攝)
袁老師在為子軒的文憑試成績喜極而泣。(資料圖片)
個感動位唔單只為子軒,原來係20幾年嘅教學生涯無白費過,而我堅持嘅教學方式係岩。
袁老師

三年過去,五位學生今年終於走上文憑試戰場。一場公開試對殘障生而言,或要面對自己身體與未來的局限。他最為著緊的學生、患有肌肉萎縮症的凌子軒,曾被診斷只活至20、30歲,子軒樂天知命,卻對學習失卻動機。

袁老師為他焦急,經常苦口婆心勸告,勿放棄人生,因若成績欠佳,亦未有一技之長發展,學生只有兩條出路,「你一係就庇護工場工作,一係就坐係屋企,你唔可以隨便搵到工作。」

為學生發奮讀書感動落淚  證教學無白費

上月中文憑試放榜,學生考獲近年佳績,五人當中有1位考獲19分升讀大學,亦有學生考獲7分或以上,到職訓局進修,當中包括子軒。子軒當時接受傳媒訪問時直言,因袁老師一句驚醒發奮。在旁的袁老師,為其成長的銳變而感動落淚,「可能你會話7分啫,7分代表咩?代表佢盡咗力,改變自己,接受自己成績而好開心,就係一種回報。」

大學聯招日前放榜,今屆考生成績與去向終塵埃落定,袁老師又要伴隨下一批學生迎接明年考試。他表示,那天報道刊登後,學生在堂上討論他的男兒淚。他跟學生戲言:「你唔係要阿Sir為你哋喊多次呀?」學生笑笑口回應道:「唔會唔會,我哋會做得好啲啦!」

在特殊校任教,學生未必是尖子出類拔萃,但袁老師表示,見證學生超越身體的局限,博盡考試,就是一種回報。(林若勤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