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嶼山道路闊度不符指引 巴士單車人牛爭路
大嶼山為政府近年重點發展地區。自年初推出大嶼山自駕遊,還計劃於小蠔灣填海,積極發展北大嶼山新市鎮。然而,原來華麗的旅遊及經濟政策背後,民生問題卻沒人理會。居民上周在羗山道堵路示威,再次浮現出原來大嶼山的交通配套欠奉的老問題:多個入村的道路只有單程;道路偏窄,多急彎,對路面使用者構成威脅。自駕遊及旅遊宣傳後,大嶼山的道路愈加繁忙,一路多車、多巴士、多單車手之餘,還有牛。記者隨機抽3條大嶼山主要道路做為參考,發現有兩條道路的闊度疑似不合規劃處指引。
羗山道近嶼南道闊道較指引少逾一米
上周日(5月8日),逾百名大澳、沙螺灣及二澳村民踏單車至羗山道近深屈道一帶,以視察路面情況為名,眾人以單車堵路,為大嶼山的差劣交通配套示威抗議。羗山道來回行車線一度完全無法通行,交通癱瘓導致上山車龍一度長達五公里。
有示威的村民表示,大嶼山道路規劃欠奉,不少路面闊度不達規劃處指引。規劃署的《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第八章提到,《運輸策劃及設計手冊》建議市區車路的主幹道(兩線)的最低闊度為7.3米。記者隨機抽3條大嶼山主要道路做為參考,發現羗山道近深屈道的路面闊度只有6.6米、羗山道近嶼南道僅得6.2米、嶼南道 只闊6.8米,都不合規劃處指引。
巴士窄路相逢需停駛
其中羗山道近嶼南道一帶最為狹窄,僅量得6.2米,與規劃處標準足足窄了1.1米。大型車輛如單層巴士轉彎時均需要越線行駛,若遇上同時兩輛巴士對頭迎面而來,則需要其中一方停駛,讓另一方先過。現場所見,羗山道道路狹窄,一旁為山壁,另一面則為懸崖,車輛和懸崖僅餘一列石壆之隔。因山路狹窄,急彎又多,車架均必須低速行駛,多數保持在30至50公里,只有小段可行70公里。
英國單車手:東涌路危險
來自英國的的單車手Rob居住港島,每周六都會到大嶼山練車,如此日復一日,8年來從未更改。東涌道是他認為最為危險的道路,因車速較快且交通較繁忙。他同意大嶼山道路險要,但和港島相比,交通始終較為疏通,且空氣良好,風景怡人,對單車手而言仍是理想的練車勝地。
運輸署自圓其說,認為羗山道『足夠使用』
爭取擴展大嶼山道路20年沒進展
上周日參與「羗山道視察」的沙螺村村代表李秀梅認為,大嶼山山路陡峭,且多急彎,路面又窄,對駕駛者產生安全憂患。她認為,現時大嶼山道路經已超出負荷,多方爭路的情況時有發生,「條山路車又行,人又行,單車又行,連牛都行」。
李的父親李志峰為前大澳鄉事委員會主席,替大嶼山居民爭取了20餘年的道路安全,至今卻仍未見到進展,她感到洩氣,「運輸署作風官僚,常自圓其說,認為羗山道『足夠使用』」政府2月尾引入自駕遊,她擔心自駕遊人士不熟悉大嶼山路面狀況,會繼而令大嶼山交通問題雪上加霜。
「最擔心重蹈1973年慘劇的覆轍」,李表示,過去十年來大嶼山曾發生多個交通意外,如1973年巴士墜崖,2008年山泥傾瀉導致大嶼山羗山道交通癱瘓 ,以致2015年有巴士幾乎滑落山坡等,政府卻僅僅採取小修小補的政策,卻忽視大嶼山道路問題的深層次問題。
政府積極發展大嶼北,卻忽視了固有的問題。
議員促政府為大嶼山市民提供另一出入市區道路
離島區議會議員周浩鼎對於村民的怨氣表示理解,「政府積極發展大嶼北,卻忽視了固有的問題。」他表示,大嶼山有數個小村的主幹道只有單程,其通往東涌市區的巴士班次又疏,以石門甲為例,通往東涌市中心的巴士為50分鐘一班,若選擇乘搭其他巴士,則需在東涌道下車,再走約10分鐘路程入村。周表示,區議會多年就此討論各村的道路狀況改善方案,至今仍未獲得運輸署回應。
他續稱,由東涌道、嶼南道到羗山道是唯一牽連大嶼北和大嶼南的道路,此三條道路的交通暢順非常重要,「簡單而言,若不幸打風下雨發生交通意外導致交通癱瘓,全山的人都會被困。」他促請政府提供另一條通道予市民出入市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