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首次鑒定「夜光菇」 每年5月靜靜發亮
「菇都識發光?」,《香港01》記者真的見過。
這種奇妙的真菌,分解枯木產生螢光素,在黑暗中發出黯淡的綠光。
港大真菌學博士鄧銘澤說,香港未有文獻記載「夜光菇」,他去年在大埔滘發現其中一個品種,進行基因鑑定。他說夜光菇並不常見,每棵也只能存活一至兩天,十分珍貴:「很多人也對夜光菇半信半疑,看過後都驚訝原來真的會發光,驚嘆大自然的奧妙,盼望香港人更珍惜大自然。」
夜暮低垂,伸手不見五指的森林裏,樹陰下和枯木之間偶然散發著淡綠色的幽光,這不是童話故事的場景,而是真正存在於香港,光源來自夜光菇。「很多香港人專程到台灣和日本等地方,為了觀賞螢火蟲和夜光菇,其實香港也有,只要細心留意就會找到。」香港大學真菌學博士鄧銘澤說。
《香港01》記者上星期六跟隨鄧銘澤帶領的導賞團,在晚上八時後到大埔滘自然護理區尋找夜光菇的蹤影。雖然初夏晚上不算太熱,但有濃濃的濕氣,記者和攝影師上山20分鐘已經氣喘如牛,但5月初這些又濕又熱的環境正正是夜光菇最愛的時節。
導賞團一行廿幾人跟隨鄧銘澤的步伐,尋找7個有夜光菇生長的地點。鄧銘澤之前已綁上絲帶留下記號,但這些奇妙的植物不易被發現。每到一個地點,所有人也要關掉電筒,讓瞳孔適應黑暗,隔了一段時間定神觀察,才會發現樹幹上有幾點黯淡的光。走近看,那是幾棵發出熒光的夜光菇,外形、大小有些像秀珍菇,菇柄偏側,並非長在菌傘的正中央,電筒照明之下,表面白色而平滑。鄧說夜光菇並不常見,一般只在5、6月才有機會見到,而且每棵只能存活一至兩天,十分珍貴。
發光前:日照下,光線充足中的「夜光菇」,因熒光被掩蓋,猶如未發光
發光後:黑暗中,相機長曝光下拍得「夜光菇」,發出點點熒光
首次基因鑑定 屬東南亞常見品種
鄧銘澤說:「夜光菇的主要糧食是死去的枯木,所以多數在枯木和老樹的樹皮上,成群的一起生長,有機會一整棵樹都生滿夜光菇。」他說當夜光菇消化和分解枯木時會產生螢光素,所以無論晝夜,它都會發出淡淡的綠光,只是晚上環境較暗才能看得清楚。
他又說夜光菇的生存能力較弱,被陽光曬到很快會凋謝,過往也流傳香港出現夜光菇,但未有文獻記載。他去年5月首次見到夜光菇,於是立即採集其中一個樣本鑒定,相信是香港夜光菇的首次基因鑒定。結果發現香港其中一種夜光菇,是東南亞常見品種Neonothopanus nambi,主要分佈在泰國和越南。
鄧銘澤提醒所有夜光菇都有毒,誤食會引致腹瀉,其中日本的夜光菇「月夜茸」毒性可奪命。至於為何夜光菇要發光?分解枯木產生的熒光素究竟有何作用?他說現時仍未有答案,科學上有三種估計:
1. 吸引一些會追隨光源的昆蟲,幫助散播孢子
2. 嚇退會捕食夜光菇的敵人
3. 無用途,純粹為消化時產生的副產品
夜光菇看氣候變化 珍惜大自然
今年起鄧銘澤著手研究夜光菇的分佈,除了大埔滘,城門水塘、西貢衛奕信徑、烏蛟騰和大東山等地點,都發現夜光菇的蹤影。他說研究夜光菇可觀察生態變化。
全球暖化下,森林中菇菌的分佈也改變。 因為當溫度上升,細菌更活躍,樹木比較容易受侵襲患病,鄧銘澤說近二、三十年香港郊野公園出現大量死樹,因此食糧為腐木的夜光菇亦可能增加,不過他暫時未看到夜光菇增長的趨勢,估計是因為生存力弱,難以和其他菇競爭。
有關夜光菇的更多資料,鄧銘澤記錄在他的著作《一菇一世界》,下月發售。他說:「很多人也對夜光菇半信半疑,看過後都驚訝原來真的會發光,盼望香港人更珍惜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