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育遷校】前校長批教局綱領過時:從無收過黑社會學生
大嶼山一間群育學校計劃遷至屯門,新校址隔鄰的中學描述群育學校學生「參與黑社會活動、濫交」,校方為引錄教育局文件內容不周全致歉,立法會教育界議員葉建源質疑校方以偏概全,群育學生不見得必定有上述行為;多名前群育學校校長亦提出反駁,指教育局文件的描述早已過時,目前群育學生大多僅跟不上主流學校進度,無心向學,或出現短暫行為問題而入讀,表明「過去我無收過黑社會」,促局方檢討綱領,讓社會正確認識群育學校。
蔡國光所引述文件早註明 嚴重行為學生不宜入讀群育
提出反對的仁愛堂陳黃淑芳中學解釋,早前致立法會的信件,形容群育學校的學生「不受控制,參與黑社會、邪教及濫交等」。 學校今日(5月8日)發出新聞稿,指有關描述引錄自教育局的收生文件,對引錄內容不周全致深切道歉。
究竟該份收生文件如何形容群育學校學生?該份文件其實是「為有情緒及行為問題的學生提供服務的概念綱領」(下稱綱領),為教育局對群育學校/院舍服務簡介的一部分。綱領按學生的「情緒及行為問題嚴重程度 」,以及「家庭支援度」,列出學生「輕微」、「中度 」及「嚴重」行為問題,建議他們應入讀什麼類型的學校。
綱領就「中度 」及「嚴重」行為問題列出多個「個案例子」,包括「結黨、參與黑社會活動、參與邪教活動及性濫交等」,不過並無表明出現上述「個案例子」,是群育學校的「收生標準」。當中備註更加列明,群育學校的服務並不能滿足有嚴重問題的學生,提到有嚴重違法行為、嚴重濫藥及有嚴重情緒、心理、精神健康等問題的個案,應先轉介接受更適合的服務或治療,而非入讀群育學校。
有關文件為2011年3月版本,距今已逾5年;而教育局對群育學校的簡介中,有另一份名為「群育學校/院舍提供的支援服務」的文件,於去年5月更新,詳述適合入讀群育學校日間學位及院舍服務的學生情況,包括罔顧學校紀律、間中離家出走、參與不良分子活動、作出違法行為等,但並無任何涉及黑社會、性濫交、邪教或毒品的字眼。
在90年代初有份建立綱領的則仁中心學校前校長吳淑櫻表示,政府當初為了識別哪些學生需要入讀群育學校,才會把各種學生行為問題分類,並附上個別例子以供中央統籌轉介系統(CCRM)評審:「以往群育學生可能收過一兩個有黑社會背景的學生,所以會有相關問題的描述,但不代表個個學生都是黑社會。我過去8年當校長的經驗,我無收過黑社會。」
前群育學校校長吳淑櫻:群育學生情況早非教局文件形容複雜
吳淑櫻補充,就群育學校的發展,早年引入短期適應課程:「以往是曳到貼地的才會入群育,但現在改變了,只要我們預視到再不介入,學生問題會惡化,就可以短暫入讀群育。」所以,現時群育學生的問題早已不如政府文件所講那麼複雜。
前校長關蕙芳:群育學生大多僅跟不上主流學校進度
在群育學校服務逾30年的明愛培立學校前校長關蕙芳亦表示:「現在群育的學生許多只是在主流學校跟不上進度,無心向學而轉至群育學校。」她提到,群育學校會按學生的學業、情緒問題以及家庭支援程度去決定學生需要哪一種模式的服務。關蕙芳和吳淑櫻都認為政府的綱領過時:「今次事件是一個機會讓社會認識群育學校,亦是時候檢視相關的文件,讓群育學校的學生有返尊嚴。」
教育局回覆指,會按需要檢視及更新綱領內所載錄的學生行為問題的例子,供學校及中央統籌轉介系統評審委員會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