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增設電動車充電器難助普及 還看明年首次登記稅
撰文:林勇
出版:更新:
今年施政報告中對於環保電動車的着墨不多,當中包括:推動電動公交以及與專營巴士公司合作試行單層電動巴士、將公共充電器提升至中速水平,以及協助物業管理公司於私人屋苑增建充電設施等三項新政策。
有關電動公交,城巴及新巴於去年底試行比亞迪單層電動巴士,因為多種不同故障原因,只服役13日即停駛;另外,去年香港生產力促進局標榜「本地研發」但在「國內生產」的電動巴士,亦曾發生自燃爆炸事故;這些例子,令市民對國產電動巴士的安全性存疑,而新一份施政報告指將於短期內推動電動公交,客觀條件似乎尚未成熟。
另一方面,施政報告指「協助物業管理公司增建更多充電設施」,這建議表面上對車主有幫助,但《香港01》記者曾向電動車廠商查詢,發言人指私人車主要在屋苑停車場設置充電器,技術上就如安裝冷氣機般簡單。去年中電亦提供電動車供電支援服務,幾個簡單程序就可安裝私人充電裝置。各車商本身亦有向車主提供安裝充電器的技術支援,有需要時亦會透過安裝承辦商向屋苑業主立案法團或管理公司提供安裝資料。有關施政報告提及的「協助」現時尚未有細節,但業界認為安裝充電器所涉及的私人或公眾地方權責問題,乃屬屋苑內部問題,政府未必可以提供協助。
至於電動車的普及,政府政策其實遠不及車商的推廣有效。截至2015年底,本港電動車的登記數字已由2015的年初二千多輛大幅增加至4,198台,當中吸引車主更換電動車的最大誘因,其實是車商所提供的折扣優惠,以及現時電動車毋須繳納首次登記稅的優勢。車主最關注的是2017年政府是否繼續免收電動車首次登記稅,若然取消優惠,電動車的售價將會大幅提升,屆時將失去吸引力。換句話說,要在本港進一步提高電動車使用率,充電配套只是次要,車價才是最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