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以鬯逝世】「文壇教父」小說價值被低估 沈旭暉推《香港居》

撰文:周峻峯
出版:更新:

有香港「文壇教父」之稱的劉以鬯昨日(8日)辭世,他於1918年12月7日生於上海,祖籍浙江鎮海,因戰亂而輾轉流落至香港。其代表仍品包括小說《酒徒》、《對倒》、《寺內》、《打錯了》、《島與半島》、《他有一把鋒利的小刀》、《模型.郵票.陶瓷》等,評論則有《端木蕻良論》、《看樹看林》,學術專著則有《劉以鬯與香港現代主義》。多個作品先後被改編成電視或電影,最為人熟悉是導演王家衛的《花樣年華》及《2046》靈感來自劉以鬯的作品。

有書店將劉以鬯僅餘的作品,展示在現代文學的推介位置。(鄭秋玲攝)

強調作品兩大不同 

劉以鬯早年在接受各大媒體訪問時,曾在文學上獨標自己的作品是「與眾不同」,一是他與其他作家的不同,二是他每篇小說都與自己的其他小說不同,其作品《對倒》更被喻為意識流的小說,亦為本港文學史佔一席位,留下深遠的影響。不過,劉以鬯小說的文本價值遠被低估,在現代通行的文學史,作品只放常規位置。

來港靠寫稿維生 小說改編成電視電影

2010年劉以鬯獲選為香港書展及香港文學節首位「年度作家」,他憶述說:「我從上海來到香港,後來沒有辦法回去,但我手上只有一枝筆,那麼就投稿,報紙上兩千字一篇,我就是利用這個surprise ending(大逆轉),結果報館用了。」。

《打錯了》、《對倒》、《酒徒》成為劉以鬯三大著名小說作品。《打錯了》是一篇微型小說,言簡意賅地展現出命運、機遇、禍福、生死一線間,其份量舉足輕重;《對倒》則是較為人知曉的作品,平行處理少女亞杏和中年男子淳于白的生活,電視和電影版本因應社會狀況而活現書中故事;《酒徒》的序言,其「娛樂別人」的一句就被評論者經常引用。

這些年來,為了生活,我一直在「娛樂別人」;如今也想「娛樂自己」了。」
劉以鬯《酒徒》序言
不少「00後」都是劉以鬯的書迷。(鄭秋玲攝)

名人藝術家均向劉以鬯作品致敬

本港藝術家伍韶勁去年以劉以鬯作品的跨時代性,在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期間,以電車重現《對倒》,公眾可免費乘坐由他設計的《二十五分鐘後》流動黑盒。一路上觀看實時投影、倒轉的城市風景,而坐電車兩旁的人,分別聽著45年前淳于白和阿杏的讀白,市民聽到及看見的都是南轅北轍,卻真實地在同一個空間。

伍韶勁指出,電車左右兩邊的觀眾接收的街影是截然不同的,代表了我們思考時,往往會看不見另一邊的觀點,但他想觀眾藉倒轉了的街景,質疑我們平日看見的風景、平日認同的觀點。

藝術家伍韶勁去年以劉以鬯作品,並透過電車重現《對倒》。(Art Basel/Kingsley Ng)

國際關係學者沈旭暉在其「沈旭暉國際生活台」Facebook專頁,近日有分享對劉以鬯作品的看法。文中提及作品《香港居》,所抽寫60年代的香港有什麼人,當中以賣文維生養活一家的主角,剛好反映劉以鬯本人。

文中又指出,相對於《酒徒》悲觀、寂寞等較負面的思想,《香港居》則是一本「保持正面」的作品,盡管香港租屋貴,找屋難,生活艱苦,但書中主角一家仍樂觀、積極,只要肯努力寫文工作,就會有好生活,這生活態度好比獅子山精神,但似乎不着邊際,其實就是劉以鬯本人一直走過的文學心路歷程。

沈旭暉國際生活台分享有關對《香港居》作品的看法。(Facbook專頁Oh Read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