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電腦系統一致預測下周有颱風遠距離西登 天文台料港風力不大
天文台今日(31日)預報,將有低壓區可能在南海發展;美國及歐洲電腦預報系統已率先預測,一個熱帶氣旋於下周「西登」,但登陸位置有分歧。截至今日(31日)傍晚,兩個預報系統(31日)統一「西登」預測,美國電腦預測熱帶氣旋將較強,在澳門以南掠過,於其西面陽江登陸;歐洲電腦則推算登陸地點在海南島,遠離香港,並且較弱。天文台預測本港下周吹和緩至清勁東至東南風(4至5級),意味即使有颱風形成,但對港影響不大。
本港天文台預料,有低壓區可能在南海發展,但其發展情況存在變數。與其相關的驟雨會在下周初至中期影響華南沿岸。美國全球預報系統(GFS)及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日前推算南海將有低壓系統出現。
歐美電腦系統均預測有雙颱風 第二個去邊未一致
截至今日傍晚,美國全球預報系統(GFS)預料一個熱帶氣旋在下周末會掠過澳門以南,並於陽江登陸;同時間預測有另一個熱帶氣旋掠過台灣東面近海,趨向日本沖繩中部海域。
至於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雖然也同樣預測有熱帶氣旋「西登」,但登陸地點料在海南島;並預測有另一熱帶氣旋掠過菲律賓與台灣之間的巴士海峽,進入南海東部水域,與美國預報出現分歧。
深圳氣象局曾作預測 6月7日後受颱風影響
除了歐、美等地區為南海的熱帶系統作預測,深圳市氣象局5月29日亦曾表示,預測6月7日後將有熱帶氣旋影響深圳市,當局在翌日(30日)補充指,預計6月上旬熱帶氣旋系統趨活躍,但目前尚有不確定性。
雖然電腦預報系統作出此預測,但天文台早前已解釋,不同國家所用的超級電腦都有自己一套模式預測天氣,預測方式亦不同,結果亦會隨時間增加有誤差,天文台亦會參考,但超級電腦不一定「超級準」。 地下天文台日前亦在Facebook解釋,以GFS模式為例,每6小時的預報路徑不斷改變,因此不應因某次預報路徑對香港很有威脅而過份解讀,而預報時間越長,誤差越大。「現時只能推斷下星期南海可能有熱帶氣旋形成,具體走向仍要繼續觀察,直至大約72小時前才能有較清晰的畫面。」不過,72小時路徑預報的平均誤差仍有200至250公里,對港足以是1號風球和8號風球的分別。
事實上,從天文台九天天氣預報可看到,天文台認為即使有颱風靠近華南,但下周本港風力也只維持4至5級東至東南風,即和緩至清勁程度,颱風對港影響不大。另外,天文台預測,酷熱天氣將持續至明日(1日),周六起本港將迎來一連八日的驟雨天,氣溫亦會稍降至攝氏27度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