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教師全面學位化料每年增16億開支 教協促兩年內落實

撰文:胡家欣
出版:更新:

本地中小學教師絕大部份均持學位資格,惟由於編制問題,有1.6萬人只能獲聘為薪酬較底的文憑教師,出現「同工不同酬」情況。根據《星島日報》報道,政府考慮全面落實中小學教師學位化,小學料三至五年內完成,中學則會一次過調高學位教師比例,預料每年會新增至少16億元經常性開支。

中小學全面推學位化,預料每年新增至少16億元經常性開支。(視覺中國)

特首林鄭月娥上任時提出增加教育撥款,每年新增50億元經常性開支,首批36億元方案包括劃一增加中小學班師比,每班多0.1名教師,並資助自資院校每名學生每年3萬元自資學券等,並在本學年率先推行。在政府尚未公布14億元用途去向之際,今年2月財政預算案再「加碼」增撥20億元經常性開支,即一共有34億元。

《星島日報》指,教育局屬下的教師專業發展專責小組,周三將舉行會議,研究教師學位化時間表。報道指,小組經逾半年的研究,一致認要加快學位化時間表,並提出具體時間表。而小組將會在下月提出初步建議,並公開諮詢。目前小學學位職位比例為65%,中學為85%。報道指,若落實中小學教師全面學位化,每年須增加至少約16億元的經常性開支。

教協要求中小學推行教師全面學位化。(教協提供圖片)

現有文憑老師可保持原有職級

教協今日(29日)召開記者會,公布向專責小組提交意見書的內容,要求政府立即推行中小學教師全面學位化,中學方面應即時推行,一次過增加15%學位教席;小學則最多在兩年內全面落實,少數未持有學位的文憑老師,則可繼續保持原有文憑職級,直至自然流失。

另外,教協指,現時每三班一個主任職位的安排,令主任工作需由基層職位的教師長期擔任,認為有必要將小學中層管理職位數目與整體教師數目掛鈎;亦應立即增加小學中層職位數目,讓校內負責中層管理工作的教師,可獲得合理待遇;中小學均應設立副校長職位,規模大的學校應將副校長職位增至3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