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倒流40年 汽車渡輪「復活」啟航

撰文:陳嘉敏
出版:更新:

今日,維港兩岸的距離,等於數分鐘的隧道行車;曾經,第一條海底隧道落成前,港人要渡海,只有一個最原始而直接的方法——坐船。上世紀20年代,油麻地小輪看準汽車渡海的需求日增,向政府申請開辦汽車渡輪航線,1933年正式營運,當年港九交通網絡打通,司機到達彼岸的旅程中,可偷閒吹吹海風,更可來一碗水手餐蛋麵,品嘗獨特風味。「獨市生意」持續近40載,直至1972年,紅隧正式通車。
攝影:黃永俊、馬熙烈

三隧夾擊下,汽車渡輪於1998年正式停辦,昔日的過海工具,5月1日將再度起航,重辦懷舊汽車渡輪遊。
霍師傅1979年加入油麻地小輪擔任副船長,他憶述當年即使紅隧已通車,仍然有很多市民選用汽車渡輪服務。

競爭對手來了,汽車渡輪並未立即被打倒。

霍永祥在1979年加入油麻地小輪當副船長,當時紅隧已通車,但汽車渡輪服務依然輝煌,過海的車龍不時從中環統一碼頭排至上環港澳碼頭,他更因此經常超時工作。

東西隧加入 車流大跌九成

根據統計處資料,紅隧甫開通,使用量便超越汽車渡輪,成為港人駕車渡海的主要方法,1975年至1989年間,使用量已由1500多萬架次上升至4000多萬架次,但同期汽車渡輪使用量仍連年上升,由每年350萬架次,升至1989年的500多萬架次。

真正令過海渡輪重創的,是1989年通車的東隧。東隧通車首年,只有230萬架次使用量,翌年升至1000多萬,汽車渡輪使用量則銳減一半至277萬架次,明顯感受到衝擊,「不用再加班,車輛不再『打蛇餅』排隊,渡輪上經常有三分二是空位。」

1997年西隧通車,再搶走500多萬使用量,三隧夾擊下,奄奄一息的汽車渡輪於1998年正式停辦一般車輛渡輪航線,只保留接載危險品車輛的服務。停航前,汽車渡輪的使用量只剩下一年40萬架次。

汽車渡輪曾是駕駛者過海的唯一方法,排隊過海的車龍可從中環統一碼頭排至上環港澳碼頭。(油麻地小輪提供)

渡輪迷重拾昔日回憶

家住鴨脷洲的Maxim,小時候常站在窗邊看海、看渡輪,望着水流長大。她愈看,愈迷上這些渡輪。她後來才知道,其中一艘她看上的便是汽車渡輪。

油麻地小輪趁今年是汽車渡輪啟航83周年,將於下月舉辦懷舊汽車渡輪遊,Maxim 當然已早早報名參加,期待不已。記者好奇,懷舊遊每位成人100元,私家車另外收費80元,可覺昂貴?Maxim莞爾,「回憶無價。」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