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推新寮屋收地賠償額 受影響村民不收貨:不如我畀你120萬?

撰文:黃靜薇 王潔恩
出版:更新:

發展局今日公布將加強政府收地的特惠補貼及安置安排,包括放寬寮屋戶的特惠津貼由上限60萬元,增加至現時的120萬元,以及允許合資格住戶可免經濟審查,入住房協興建的安置單位,局方預料古洞北、粉嶺北內,約有200至300戶可獲額外上樓,安置屋邨主要位於粉嶺百和路、洪水橋及古洞第24區,料可提供約6,000伙單位。
但有受影響的新界東北發展區村民直言,不會接受新安排,認為新措施與居民要求「不遷不拆」的訴求是兩回事,批評政府為發展而毀村滅家。

發展局公布將加強政府收地的特惠補貼及安置安排,預料是希望加快新發展區的收地過程。(李澤彤攝)

發展局提出加強寮屋的特惠補貼及安置安排,合資格的寮屋戶可免資產審查入住房協安置屋邨,局方發言人指出,未來的專用安置屋邨分別位於粉嶺百和路及洪水橋以及古洞第24區,料可提供約6,000伙單位,住戶在安置屋邨落成前,可先入住房協或房委會的空置單位作過渡,當屋邨落成及遷走時,住戶可獲得兩次「住戶搬遷津貼」。

局方預料,古洞北及粉嶺北內約有200至300戶住戶可額外「上樓」。發言人指出,新安置方案已平衡各方意見,又指古洞北及粉嶺北新發展區未來可提供7.1萬個公屋單位,可提供的伙數遠比安置數目多,故認為新計劃對發展有益。

此外,政府未來亦會就持牌非住用構築物作一次過自願登記機制。地政總署發言人指出,即使住戶為劏房租戶,只要於2016年5月前居住超過兩年,便可得到賠償,估計每區約有250戶,登記詳情稍後會公佈。

發展局公布將加強政府收地的特惠補貼及安置安排,預料是希望加快新發展區的收地過程。(資料圖片)

村民:已多次重申不遷不拆

古洞北發展關注組主席李肇華相信,新安排有助加快收地的速度,因新發展區內部分村民的確渴望上樓,相信會接受新方案,但對於土生土長的村民而言,賠償方案不能吸引他們,「從來呢個地方唔係用金錢去衡量。」他稱五代人也居住在寮屋,家前的一棵樹也是親自種植,由政府決意發展新界東北時,村民已多次重申「不遷不拆」的訴求,反對政府摧毀村民的家園。

至於免資產審查安排「上樓」的方案,李肇華反指幾代人生長於此,並非為上樓而拒絕遷出,「如果要住公屋嘅,就唔係今日先上樓,30幾年前已經上咗。」又指政府應直接諮詢村民意見,聆聽訴求,並非突然推出新賠償措施,「就算係賠120萬畀我,我都生存唔到,不如我畀返120萬你唔好搞我,雖然我無錢,但可以分期留返畀你。」

馬屎埔環境關注組召集人關貴漢亦同意,新安排將居住門檻由最少10年減至2年,可吸引部分的村民,但亦不排除有部分人視為「上樓捷徑」,憂慮最終會製造村民之間的矛盾及分化,不會接受政府推出的新安排。

粉嶺北馬屎埔村民區晞旻直言不會著眼政府提出的賠償,只期望新界東北有更公義、由下而上的規劃發展。(資料圖片)

粉嶺北馬屎埔村民區晞旻則表示,不會著眼於政府的安置賠償政策,因對於她與一眾村民而言,新界東北的發展計劃只是地產項目,明顯向發展商的利益傾斜,反建議政府應重新考慮撤回發展新界東北的方案,而非著眼改善賠償措施,「唔會因為有好啲嘅收地賠償,我哋就會住得安樂啲。」

一直關注新界東北發展的立法會議員朱凱廸認為,新賠償制度只是讓非原居民待遇稍為好一點,但未足夠,如政府會幫原居民幫忙搬村,但非原居民不獲此待遇。他批評政府只是覺得增加對非原居民的賠償,便令整項計劃沒有問題,心態並不正確。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麥美娟表示,政府應為被逼遷而未能做到凍結調查的居民提供上樓和特惠津貼,並希望盡快召開公聽會和實地考察會議,希望可盡快通過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