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視復活】拓OTT乏迴響 學者:亞視形象老化 要成功應學子華
發展OTT網絡電視成大趨勢,亞洲電視告別傳統電視平台後,以網絡電視形式「復活」。「復活」不足半年,亞視手機App在4月起收費,即大打減價戰,收看節目一年只需98元,平均每月只需8.2元,但未見造成社會迴響。
有學者分析,亞視未能製作具口碑的節目,加上去年4月「熄機」前品牌形象負面,若仍未能製作「獨此一家」的節目,重燃觀衆興趣,相信難以與其他OTT平台匹敵;有學者更指,若亞視如藝人黃子華般能提供具內涵的內容資訊,「個個都會追看」。
中大新聞及傳播學院講師梁麗娟分析,亞視最受歡迎的節目已追溯至20年前,估計只有上年紀、曾收看《大俠霍元甲》、《大地恩情》等經典劇集的觀衆,才會記得亞視曾經的輝煌;對於這段期間沒有接觸亞視的市民,其目前的節目未必具叫座力。
她又指,即使亞視透過OTT網上平台復播,但其市場價值及作爲内容供應商的定位成疑,大幅減價可能在短時間内增加市民收看其節目的誘因,但市場上節目選擇多元,若觀衆連「飲餐茶」的價錢都不願意付,反映其節目内容出現問題;以雞蛋仔為例,若做到口碑,無論是平貴,市民千里迢迢也會搭車去購買。
《百萬富翁》獎金失吸引力
雖然陳志雲主持新版《百萬富翁》曾引起社會討論,但梁麗娟認爲,節目氣勢大不如前,並分析指過去的遊戲節目容易引起大衆積極參與。她指,但隨着社會開始富裕,而現在100萬元已大幅貶值,難以引起群體興趣,大衆也容易被各種娛樂吸引,加上亞視在財困時已賣出經典劇集版權,而「熄機」前的負面新聞不斷,例如拖欠員工薪酬、干預新聞運作,「形象由負數變成正數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改變」,若未能製作「獨此一家」的節目,競爭力甚低。
學者:亞視應以黃子華為榜樣 提供内涵資訊
香港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系主任梁天偉認爲,亞視的死因不在於OTT市埸飽和,而是節目宣傳不足,内容新意欠奉,即使日後開拍劇集,惟觀衆每天只有24小時,互聯網上有不少具吸引力的節目,「你拍我就一定要睇?」他認爲,亞視好難成功,生存空間不足,即使内容吸引眼球,質疑可以堅持多久,並指若亞視能如黃子華般提供具内涵的資訊,「個個都會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