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r Bishop指貨櫃組合屋非住得「有尊嚴」:政府應提供完整住屋
相信大部分人都知道英國倫敦國王十字車站(King's Cross Station),這個逾百年歷史的大型火車站是不少遊客的朝聖地。該區12年前仍是荒廢的工業區,倫敦大學學院巴比利特建築學院教授、國際著名城市規劃及設計師Peter Bishop及其團隊展開長逾10年的漫長重建,並制訂出「以人為本」的發展策略,例如重建後區內社會房屋須佔整體單位數目的一半,因為可負擔的房屋就如醫療、社區設施一樣,應由政府為市民提供。
他又指,貨櫃組合屋等臨時住所,不應是政府著眼要做的事,「政府應為市民提供完整、有體面的住屋,不需要奢華。」
【訪問之二】
Peter Bishop於2006年著手規劃倫敦國王十字區(King's Cross)時,著重從下而上的公眾參與,廣泛諮詢市民對「美好城市」的憧憬,將一片荒廢之地重建成集住宅、商場、學校於一身的新城區。另規定發展商興建的社會房屋須佔50%,重建項目共提供1,700個單位,當中約750伙屬可負擔的單位。
房屋應讓人居住得「有尊嚴」
香港不少基層住於環境惡劣的劏房之中,政府近期又「落水」,有意主動覓地興建貨櫃組合屋,作臨時過渡性房屋。Peter Bishop就指,英國在戰後百廢待興,亦曾有聲音表示應興建臨時庇護、貨櫃屋等住所,但他卻認為,這些臨時房屋不是政府應做的事,「政府應為市民提供完整、有體面的住屋,不需要奢華。」
他又認為,倫敦與香港作為全球的富裕城市之一,政府在面對房屋問題時,應要規劃更長遠的未來,為下一代興建一個宜居城市,「最終極的目的,就是你要善待及尊重你的市民。」
Peter Bishop認為,政府為市民提供醫療服務、學校及公共空間等用地,是基於市民需要這類的社區設施,同樣地,市民亦需要適切的住房。他續指在英國,發展商被要求興建類似公屋的社會房屋,而港府是否可考慮在降低地價、要求發展商除了私樓亦要建可負擔房屋,否則只能沿用現時的賣地政策,收取高昂地價,他認為兩者之間,政府應該作出取捨。
他又認為,混合社區發展模式對城市的發展十分重要,因為如果將有錢人、窮人在社區分隔,長遠而言會影響社會穩定。作為一名城市規劃師,他認為有責任將社會上不同群體混合居住,又舉例指,可在建築物的外觀作出限制,令外人難分辨住戶貧富與否,「當然內攏的設計不一樣,但外觀上你是難以分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