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理大有意重返學聯 盼凝聚學界力量 料最快需時一年

撰文:胡家欣
出版:更新:

學聯自雨傘運動後爆發「退聯潮」,八所院校學生會只僅餘四間。不過,理大學生會及浸大候選內閣,均表明有意重返學聯,認為過去學界力量「支離破碎」,影響力大減,長遠仍需要合作平台,加強行動性及號召力。

浸大學生會候選會長黃雅文(左)及理大新任會長林穎恒均表明有意重返學聯,以加強學界力量。(網上圖片)

退聯後學界力量「支離破碎」

學聯會員學生會現時僅有中大、科大、嶺大及樹仁,浸大及理大等於2015年舉行校內公投退出學聯。3年過後,浸大學生會候選內閣「漣翊」將重返學聯納入政綱,該閣會長黃雅文認為自「退聯潮」後,學界力量「支離破碎」,雖然會就議題如民主牆事件發出聯合聲明,但影響力並不足夠。

她指,內閣關注高等教育政策,例如「學額回撥」及大學條例發展,需要有充足資源做研究及舉辦大型行動,喚起社會關注,故認為學聯能為各院校學生會,提供一個持久合作平台。

學運力量需要構建「大台」

理大新任會長林穎恒亦同意,形容過去學運力量「鬆散」,不能「群龍無首」,有需要構建「大台」,就社會議題及學生事務策劃行動,亦要加強號召力動員學界。

他認為,學聯現時已作出改革,下放秘書長權力至各大學生會,而其歷史背景及資源能有利推動學運,故認為現適合重返學聯。

不過,兩人均指,目前仍需舉辦論壇諮詢學生意見,以及發起校內公投,若程序順利,料最快一年才可成事。而浸大學生會補選期今日(29日)結束,若內閣未能獲得足夠票數出選,則會令重返學聯存在「變數」。

至於城大則拒絕重返學聯,該校學生會外務幹事湯富昌指,目前學界是大事大非議題上均會團結發聲,認為無須藉學聯「統一意志」合作,加上未見學聯改革成效,故今屆無意重返學聯。至於港大候選學生會及教大臨委會則暫未有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