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案.來稿】派錢不如派券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文:顏汶羽(青年民建聯主席)

財政預算案終於出爐,庫房果然水浸,盈餘遠超預期。今次財政預算案中,紓解民困的措施明顯與市民的預期出現落差,特別是夾心基層,受惠的措施寥寥可數,甚或是毫無得益,市民掌聲欠奉。

市民一直要求政府派錢,但政府苦思如何令公帑用得其所。政府應該反思市民為何期望派錢,市民期望自己的可支配收入有所增加,減少財政壓力。其實,政府除了派錢外,亦可派券。派券亦可增加市民的可支配收入,同時亦可規限該筆資助的用途及方向。

筆者一直要求除了增加長者醫療券的金額及用途外,政府應考慮引入兒童醫療券、學習券、書券、康體券等資助計劃。

兒童醫療券方面,現時公營醫療系統嚴重超負荷,基層兒童因經濟壓力下,只能被迫到公營醫療系統就診。若政府為12歲以下兒童,每年提供2000元的兒童醫療券,便可將公營醫療的需求轉到私營醫療系統中,是公私營醫療分流的重要一步。其次,亦減低了家長的財政壓力,同時也增加了兒童的健康水平。

學習券、書券、康體券方面,兒童的開支,除了醫療外,便是兒童參與課外活動、閱讀及體育運動的開支佔多。政府亦應考慮引入學習券、書券、康體券,一來減少家庭的財政壓力,二來提升兒童參與文康體活動的次數及頻度,對兒童的發展肯定有正面的幫助。

兒童醫療、學習、閱讀、康體活動的開支佔一般家庭的開支很大的部份,若政府以券的形式資助香港兒童,既可減低市民的財政壓力,亦可確保公帑的使用方向,對社會來說,亦是減少了「界外效應」,增加了社會效益,何樂而不為。筆者期望政府成熟一項推一項,盡快推出兒童醫療券、學習券、書券、康體券,派錢不如派券!

(本文為投稿,稿件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