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公園30年纜車技術員難忘首登高塔腳震 心痛遊客破壞車廂

海洋公園30年纜車技術員難忘首登高塔腳震 心痛遊客破壞車廂
撰文:李慧妍
出版:更新:

依山而建的海洋公園,有一條長達1.5公里的「登山纜車」索道,五顏六色的纜車迎著海風緩緩移動,車內的遊客則盡情飽覽山下美景。在公園耕耘30年的纜車部助理經理熊建忠,卻養成了一個「怪習慣」,每當坐上纜車便會豎起雙耳,認真「聽診」纜索、控制塔的聲響,判斷機件狀況。多年來,他與負責架空纜車系統營運的技術人員,每天穿梭於各纜車之間,檢測各項數據,又乘坐工程車測試運作安全性,必要時爬上數層樓高的控制塔作維修。他猶記得初次攀上高塔向四周觀望,害怕得腳震、心跳加速;亦難忘南朗山發生山泥傾瀉,要通宵行駛纜車運送物資;更難過遊客的不文明行為,見過遺留的嬰兒尿片、車廂內燃點煙火的痕跡。攝影:江智騫 撰文:李慧妍

海洋公園高級纜車部監督李永源(左前)、纜車部助理經理熊建忠(左後)及纜車部經理葉沛成(右),是負責架空纜車系統營運的技術人員。每日早、晚,和服務期間相隔兩小時,都有成員登上工程車行駛檢查,亦有人員定時紀錄數據,包括車速、風速及機器電壓、電流等。
海洋公園高級纜車部監督李永源(左前)、纜車部助理經理熊建忠(左後)及纜車部經理葉沛成(右),是負責架空纜車系統營運的技術人員。每日早、晚,和服務期間相隔兩小時,都有成員登上工程車行駛檢查,亦有人員定時紀錄數據,包括車速、風速及機器電壓、電流等。
每朝7時,纜車部各有一隊技術人員,在山下海濱樂園及山上高峰樂園的纜車控制室,啟動發電機、柴油機等運作,並檢測電壓、電流及纜車運行裏數等數據作記錄。
纜車站的地厙控制室內,放置多部機器檢測數據,為確保機器運作正常,地庫需長期開冷氣,温度保持在21°C 至 25°C。
早上8時,技術人員綁好安全帶,站入工程車試行,「聽診」纜索、控制塔是否有異響,及檢查纜車的每個支架 (Trestle)上組件,如滑輪等運作正常。
早上9時半,技術人員檢查完畢纜車狀況,便會將所有車輛運送回山下的車站,等待10時開園接待遊客。這才是熊建忠與同事一天工作的緊張開始。
熊建忠說,最怕纜車載客時發生意外,曾試過因發電機摩打不夠,令80架纜車在行駛期間突然懸空半小時,他們馬不停蹄轉用柴油機,並改使用另一條路軌,纜車才得以復行。
公園的架空纜車系統由兩個相同的纜索軌道組成,非假日期間,其中一條纜索會停止營運,作維修保養。而日常工作中,技術人員會作定期檢查、校正、零件更換及修理纜車等事項,每5年亦有大規模維修保養工作。
熊建忠每次都會仔細抹乾淨各纜車車廂,他說見到有嬰兒尿片遺留車廂,及有遊人在車廂內燃點煙火的痕跡。(江智騫攝)
回想起30年前初出茅廬,熊建忠難忘首次爬上控制高塔後,向下望了一望,畏高的恐懼突然湧上心頭,雙腳更不自覺在震。他又遇過驚心動魄一幕,出發到高塔時,天色驟變、行雷閃電,他形容:「睇住閃電從天闢落海。」嚇得眾人找地方躲避。
「登山纜車」全長約 1.5 公里,共有240架纜車,每秒3.2米速度行駛,每小時單向載客量為2,000人,雙線纜車合共為4,000人,每程需時約8 分鐘。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