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新增一宗人類感染甲型禽流感(H7N9)個案

廣東新增一宗人類感染甲型禽流感(H7N9)個案
撰文:蕭輝浩
出版:更新:

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今日(12日)公布,接獲廣東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通報一宗人類感染甲型禽流感(H7N9)新增個案。個案於中山發生,是廣東今年入冬以來首宗個案。衛生署強烈呼籲市民必須保持警惕,特別是農曆新年假期將至,不論在本地或外遊期間,應時刻保持個人、食物和環境衛生,預防禽流感。

衛生防護中心發言人說:「基於季節流行情況,預期禽流感病毒的活躍程度在冬季會較高。市民應避免接觸家禽、雀鳥或其糞便,不應到活禽市場和農場,以防感染禽流感。」

自2017年10月,內地共報告三宗人類感染甲型禽流感(H7N9)個案及另外兩宗人類甲型禽流感(H5N6)個案。過去數月,多個國家亦有雀鳥及家禽爆發高致病性甲型禽流感(H5)個案。

衛生防護中心提醒市民,如到內地或其他受影響地區,緊記避免到濕貨街市、活禽市場或農場;切勿購買活禽或新鮮屠宰家禽,避免接觸禽鳥或其糞便;到任何有活禽的地方時,應時刻保持個人及手部衛生。

從受影響地區回港後,若出現病徵,應立即求診,並主動告訴醫生最近曾到的地方,以便對潛在疾病及早作出診斷和治療。

美國蛋價創新高 禽流感肆虐 特朗普2.0再次受困「疫情」?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2月12日,美國勞動統計局公布每月雞蛋價格數字,當中一級(Grade A)大蛋平均價格創下有記錄以來新高。同日公布的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按年升3%,其中一定程度受到雞蛋價格影響--雞蛋價格按月上升15.2%,按年上升超過五成。2022年2月開始在美爆發的禽流感是蛋價創新高的主因。

自禽流感爆發以來,美國殺雞超過1.5億隻,單在過去兩個月就有超過4,140萬隻雞被宰,此數相當於美國雞隻總數的15%,疫情似乎愈演愈烈的原因是12月出現了H5N1禽流感的D1.1變種。禽流感不只在鳥類中傳染,而且早已傳到牛隻和人類身上,1月出現首宗人類死亡個案,美國疾控中心(CDC)數據顯示目前至少有68人受感染,當中絕大部份也是乳品工人,1月底內華達州(Nevada)的牛奶也驗出有D1.1病毒。

由於雞蛋的食用幾乎無處不在,也是低收入階級的重要蛋白質來源,在世界各地也是一個重要政治議題。遠至俄羅斯,普京在直面民眾時也要提及自己壓低蛋價的努力。在去年9月美國總統競選期間,今天的副總統萬斯(J.D. Vance)就曾經到超市站在一排排雞蛋前面批評拜登(Joe Biden)和賀錦麗(Kamala Harris)導致蛋價高企。

在去年9月美國總統競選期間,今天的副總統萬斯(J.D. Vance)就曾經到超市站在一排排雞蛋前面批評拜登(Joe Biden)和賀錦麗(Kamala Harris)導致蛋價高企。(影片截圖)

到了今天,特朗普(Donald Trump)上台不足一個月,蛋價比當時更貴,美國各國也出現雞蛋短缺,包括Kroger、Aldi、Walmart(沃爾瑪)在內的連鎖超市在部份地區分站實施限購。美國南部州份24/7連鎖美式早餐店Waffle House在2月初更實施餐點每隻蛋加收50仙美元的政策,一時震驚全美。

有小餐廳的雞蛋來貨價在過去一兩個月急升超過兩倍,一打雞蛋批發價超過8美元。不少美國人需要策略性一早到超市買蛋,甚至開始囤蛋,變相推高需求,讓短缺更為嚴重。

雞蛋價格高企,甚至導致美國部份地區出現「劫蛋」案。2月初,賓夕法尼亞州一架載有10萬隻有機蛋的貨車就被偷走。

不過,去年9月的萬斯並沒有說錯。今天禽流感肆虐,拜登「抗疫」不力難辭其咎。

早在2023年12月,德州已經有傳出牛隻受H5N1感染的說法,但政府反應緩慢,到2024年3月才正式確認H5N1在牛隻之間傳染,是全球首例。但政府當時也沒有馬上落實州與州之間的牛隻檢驗,讓常態跨州運輸的牛群互相傳染。到多點爆發之後,當局才落實跨州檢驗,但花了很多時間才能讓業界人士接受檢驗。同時,政府只要求病重牛隻被屠宰,而非屠宰出現感染的牛群。到去年12月,拜登當局才開始實施對牛奶的強制檢驗。

1980年至今的一級(Grade A)大蛋平均價格(一打)。(美國勞動統計局)

踏入本年,到拜登即將離任之際,他才宣布了一系列針對禽流感疫情的撥款計劃,當中包括開發相關mRNA疫苗等。

拜登有錯,不代表特朗普沒有錯。特朗普一上台就雷厲風行打擊政府建制,上任第一天就叫停了衛生部--當中包括疾控中心--的所有對外溝通。對流行病資訊傳播極其關鍵的疾控中心《發病率和死亡率周報》(MMWR)一度停刊兩周,到2月6日才重新發布。

問題是,特朗普當局似乎有意「輕忽疫情」,上任以來重來沒有派出官員高調向民眾宣傳禽流感相關資訊。在2月6日重新發布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周報》中,美國疾控中心一度發布了一份顯示禽流感人、貓互相傳染的數據,其後很快就被刪除掉。此事就更加引起外界疑慮。

2月10日,紐約一家Trader Joe超市貼出雞蛋限購告示,每人只限買一打。(Reuters)

根據美國疾控中心最新的資訊,目前禽流感疫情的公共衛生風險依然處於低水平。可是,禽流感和蛋價高企依然可能會構威對特朗普2.0政府的威脅

首先,是人們對於物價高企的「體感」。大家都知道,2024年賀錦麗輸掉大選的一大原因,就是民眾感覺不到通脹已經回落。超市裏的雞蛋價格是民眾最直接能感受到的物價升跌。如今特朗普才剛上任,還在「蜜月期」之中,美國人大概不會把物價高企歸咎於他。然而,隨着時間推移,如果像雞蛋這樣的超市物價還繼續上升,承諾壓抑物價而當選的特朗普將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政治壓力。

更嚴重的是,特朗普上任以來的關稅政策,明顯是推高通脹的。如今他已經實施了針對中國消費者電子產品的額外10%關稅(按:此類產品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得到豁免),而且下月初將會向全球鋼鋁實施25%關稅、對加拿大、墨西哥每年高近9,000億美元的進口商品實施25%關稅,這些全都會推高物價。中國電子產品的價格可能到3月、4月就會反映到消費者看得見的價格上面,鋼鋁關稅需要較長時間,而對於加、墨兩國的關稅若然實施,不同食品和能源價格都會即時上升。

2025年2月1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在華盛頓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發表講話。(Reuters)

整體的通脹之下,民眾再在超市看到接近10美元,甚至超過10美元一打的雞蛋,對於特朗普的體諒大概就會消失得無影無蹤。

而且,由於用來生蛋的母雞可能要經過長達5個月的飼養才能開始生蛋,要蛋價回落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其次,禽流感抗疫不力雖然拜登政府要負最大責任,但隨着時間推移,責任必然會落到特朗普頭上--特別是特朗普針對不同衛生部門的整頓,以及他的衛生部門用人,都有可能導致美國政府更難控制疫情。

為了保證雞隻出口,美國一直不要求直接為雞隻注射疫苗(鄰近的墨西哥有相關疫苗注射規定,因此大體上並沒有受到美國的禽流感疫情影響)。箇中原因是,打了疫苗但受到感染的雞隻可能會在沒有徵狀的情況下將疾情傳到其他國家,因而衝突出口市場(例如法國2023年就曾實施疫苗令,導致多個國家禁止其雞隻進口)。由於特朗普的團隊一直傾向質疑疫苗,這種情況在未來大概也不會有任何改變。

如果禽流感萬一出現人傳人的話--可能性依然非常低--即將被確定為衛生部長的小羅伯特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Jr.)更會登上抗疫一線。甘迺迪一直是疫苗陰謀論者,遲至2024年6月,他還在網上發文聲言有人可能故意散播由生物工程製成的禽流感病毒,又質疑現有已獲准用於人類的禽流感疫苗不止沒有證據證明有效,而且有可能是危險的。

2024年6月,即將被確定為衛生部長的小羅伯特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Jr.)將禽流感同生化武器扯上關連。(X截圖)

由這樣的一個人去抗疫,美國能控制到疫情才怪。

《科學人》(Scientific American)雜誌2月7日就發表了一篇觀點文章,認為美國還未準備好應付在人類之中的禽流感。文章特別提到特朗普上任後,不少衛生研究的報告都被停止發布,當中還包括有多少名獸醫受到禽流感感染的研究。文章認為,這看起來雖然是件小事,但只要病毒出現一個關鍵的變種,人們就有可能要面對另一場疫情。

而且,對於禽流感傳人案例,美國政府此刻可能是高度低估的。美國不少農場工人都是非法移民,如今特朗普以大力驅逐移民為首重國內政策,四出高調拘捕非法移民,這些人如果出現病徵,當然也會主動逃避檢測--特朗普甚至已經宣布會容許執法部門在醫院拘捕非法移民。

另一場疫情大流行當然是沒有人想看到的事,但如果此事真的在特朗普2.0任期再次出現,而特朗普又繼續其1.0任期那一種反科學、輕忽疫情的做法的話,這不能不算是一個絕大諷刺。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