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臂撞橋】修橋涉人工、物料、專家 保險業﹕索償金額相當厲害

撰文:楊婉婷
出版:更新:

重型吊臂車疑未收好吊臂,直撼柴灣道行人天橋,現場所見,原本筆直的天橋被撞至彎曲變形,圍欄扭曲,橋身鋼結構部分受損需要清拆。而吊臂車的吊臂卡在橋身,車頭升起離地,入黑後仍未能移正。翻查路政署資料,以一些位於青山公路的行人天橋為例,橋身長度由約100至約200米,建造成本最低為600萬。有業內人士指現時天橋造價更達過千萬元。有保險業界人士指出,商用車輛的財物第三保一般賠償額為100萬元,若被索償金額超過此數目,將由車主及司機承擔。他指,行人天橋與一般公物不同,維修涉及人工、物料、專家檢測,費用非常高,「索償金額相當之厲害。」

涉事吊臂車入夜後仍未移正。(王譯揚攝)

國際專業保險諮詢協會會長羅少雄表示,根據香港法例,任何車輛皆需要購買第三者保險。而商用車的財物第三保的保額為100萬元,車主亦可選擇自行升級,惟一般而言甚少會加大保額。以是次個案為例,行人天橋的維修工程可能涉及人工、材料及專家檢測結構安全等,「索償金額相當之厲害。」隨時100萬元亦「埋唔到單」。

他續指,相關政府部門會將維修工程的每一個項目費用列表,然後交予律政署跟進,並要求保險公司、車主及司機賠償,三方會研究如何賠償,而保險公司會扣除車主支付的墊底費後,向政府賠償100萬元。

問及若車主未能負擔高昂賠償,政府會否酌情處理,羅稱﹕「出面都有數講,政府冇數講,好難拗數!」他解釋,政府每個工程項目都有清晰指引,例如只可以用某種物料,也一定要作安全檢測,故費用清清楚楚。羅又指「車主非常不幸」,因許多情況下,司機沒有能力承擔賠償費用,責任最終會落在車主身上。

一名懷疑是吊臂車公司的負責人到場了解事件。(王譯揚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