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財委會】居屋建築成本一年激增74% 一個單位近200萬
撰文:黃雲娜
出版:更新:
根據運輸及房屋局提交予立法會特別財委會的文件,未來數年公營房屋的建築成本將會以驚人速度增長。當局預計,每個居屋單位的建築成本,將由現時的107.6萬元,增加至下年度的188萬元。至於公屋單位建築成本,亦會由現時每個62.6萬元,增加逾7成至2019/20年度的107.7萬元。公屋聯會主席王坤形容,有關成本上升得十分誇張,肯定房屋儲備金會不敷應用,建議當局研究方案節省建築成本,沿用實而不華的建築方針,為市民提供適切居所。
2010-11年度至2019-20年度,公營房屋單位的建築成本:
財政年度 | 每個公屋單位建築成本(元) | 每個居屋單位建築成本 |
2010-11 | 31.3萬 | - |
2011-12 | 35.5萬 | - |
2012-13 | 38.3萬 | - |
2013-14 | 41.6萬 | - |
2014-15 | 51.0萬 | - |
2015-16 | 64.7萬 | - |
2016-17 | 62.6萬 | 107.6萬 |
2017-18 | 72.9萬 | 187.8萬 |
2018-19 | 87.9萬 | - |
2019-20 | 107.7萬 | - |
資料來源: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文件
王坤指出,長遠及房屋策略委員會2015年的報告預料,若當局未來10年要提供29萬個公營房屋單位,以每個單位的建築成本少於60萬元計算,動輒也需要至少1000-1500億元;然而,委員會並未有預料有關成本的增長速度會如此驚人,他認為單靠當局注資的幾百億元房屋儲備金,根本不足以應付。他建議,當局應該物盡其用,研究興建高於42層甚至是60層的公營房屋單位,盡量減低建築成本。
運房局提交的文件亦提及,截至2015年第四季,有1.7萬名居民的人均居住面積少於5.5平方米(59平方呎),有9.63萬人的人均居住面積在5.5至7平方米(75平方呎)以下,另有逾20萬人的人均居住面積在7至8平方米(86平方呎)以下。王坤認為,統計反映公屋住戶的人均居住面積狹窄,認為特首梁振英上任初期,曾提出增加港人居住面積的政策「得個講字」,促請當局正視有關問題,令港人住得舒適。
公屋住戶人均居住面積(平方米)統計:
人均居住面積 | 少於5.5 | 5.5至7以下 | 7至8以下 | 8或以上 | 合計 |
住戶數目 | 3500 | 1.96萬 | 4.8萬 | 6.65萬 | 73.6萬 |
認可居民數目 | 1.7萬 | 9.63萬 | 20.3萬 | 174萬 | 206萬 |
資料來源: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