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偉棠評《十年》奪最佳電影:犧牲藝術 應是最具影響力電影
被內地官方封殺的獨立電影《十年》,奪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一石激起千重浪,惹來各界爭議。詩人兼影評人廖偉棠在Facebook上批評,金像獎頒發「最佳電影」予《十年》是犧牲了藝術,言論旋即惹來批評。廖偉棠其後刪除有關評論,接受查詢時稱自己的言論未必公平,因為明白到金像獎並非純以藝術作評審標準。
廖偉棠昨晚在Facebook上發表有關言論後,隨即惹來批評,有人甚至形容他有藝術潔癖。其後廖偉棠刪除有關言論,但就再次反駁,質疑一部電影的藝術價值並不代表有藝術潔癖,認為民意亦不能挾持藝術。
藝術家是獨立異議者,無論對政權還是對民意。
廖偉棠回覆《香港01》查詢時指,在現時的大氣候下評論《十年》並不公平,現時大家聚焦的都已經不是電影本身,而在其他催生這部電影的事情身上,即使他自己亦很難有正確的判斷。他承認自己刪除了有關的Facebook貼文,因為覺得自己都可能帶有不公平的觀點。
他認為藝術與社會關懷並不一定是對立,亦不應該為了社會關懷而要藝術讓步,從而降低自己對藝術的標準,「我理想係兩樣嘢可以兼顧。」他認為製作電影時不一定能兩者兼顧,但不應把這情況變成常態。廖偉棠稱,香港電影金像獎並沒有明確藝術標準,所以覺得自己早前所說亦有錯誤之處,「只係我想像會有一個藝術標準,原來佢係無嘅,咁我又何必強求呢?」
我又唔需要將香港電影金像獎睇得咁咩嘢嘅,佢本身就無話自己係純藝術嘅頒獎。
廖偉棠:《十年》應是最具影響力電影
廖偉棠強調自己與支持《十年》得獎的人士,最大的分歧是大家對「最佳電影」四字的理解不同,他覺得若《十年》獲頒獎項為「最具影響力電影」、「最具時代精神電影」等片,沒有問題。他並不認同讓人感動得流淚的電影便是好電影,因為「感動」並不是藝術標準之一,「過去幾十年,中國大陸官方出品電影,有很多亦令人感動,是否就是好電影呢?」他認為作為電影專業人士,對電影的要求應該苛刻一點。
廖偉棠指,《十年》屬於觸及社會議題的電影,他認為當藝術觸及社會議題,表達方式應該更開放,讓觀眾有更多自由想像、判斷的空間,而並非先入為主地告訴觀眾應如何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