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車之城】新加坡斥1600億改善交通 英國研究按行車距離收費
本港早於八十年代率先討論是否採用電子道路收費解決塞車問題,但事隔30年至今,社會仍對此未有共識,政府的新一輪研究需待明年才有結果。
反觀外國,不少國家早已採用電子道路收費應付塞車問題。其中新加坡計劃,於2020年在全國推行全球首個以全球衛星定位的電子道路收費系統,同時斥資1,600億港元改善公共交通服務。
新加坡早已採用電子道路收費系統,另設有汽車限額制度。市民要買車,先要購買「汽車擁有證」,2017年每個擁有權價值高達4.16萬新加坡元(約24.3萬港元),另計劃下月起,凍結汽車增長,以及斥資1600億港元改善公共交通服務,吸引更多人使用集體運輸。
星洲擬建GPS道路收費系統
電子道路收費方面,新加坡政府於2017年中已宣布,斥資5.56億新加坡元(約32.5億港元)更新電子道路收費系統,預計2020年完成,屆時新加坡政府會免費為全國汽車更換電子感應器,日後有望可做到按地區,甚至按行車距離徵費。
新系統是全球首個以全球衛星定位(GPS)技術監測汽車位置的電子收費系統,汽車感應器大小與一部手機相若,功能包括向司機提供實時交通資訊、路線建議,提醒司機即將駛進收費區;同時具備電子錢包功能,可用作繳交路費、泊車費,或儲存電子優惠券。
不過部份道路會加設監察器,以免汽車感應器因無法訊號問題引起爭拗。日後落實計劃時,新加坡政府將免費為全國所有車輛更換電子感應器;長遠而言,新加坡政府會研究按行車距離收費。
英國研究按行車距離以及廢汽排放量收費
至於英國,目前已於連接首都倫敦至蘇格蘭格拉斯哥的M6高速公路推行道路收費,私家車每程最高收費5.9英鎊(約61.7港元)、重型貨車每程收費最多11英鎊(約115港元)。另外,倫敦亦實行塞車徵費,現時運輸部門正就向貨車落實按行車距離向車主徵費,以減少路面車流量諮詢公眾。
英國《泰晤士報》報道,由於目前英國每年汽油稅收入多達275億英鎊(約2,875億港元),但2040年起英國將禁售汽油或柴油車,意味日後汽油稅收入將會大減,當地政府正就重型貨車「按行車距離」以及「排放廢汽量徵費」兩項建議諮詢公眾和進行內部研究。
現時諮詢文件強調,由於涉及按距離收費,現時英國政府正就使用自動車牌辨識系統、抑或GPS追蹤系統等收集意見。另外,英國政府已向私人公司資助110萬英鎊(約1,150萬港元),研發即時評估汽車廢汽量系統。
中環道路收費 明年作公眾諮詢
至於香港,早於1983至85年間曾試行電子道路收費,但事隔超過30年,至今仍未落實或有任何定案。
2014年交通諮詢委員會再度提出中環電子道路收費先導計劃,以解決交通擠塞問題, 不過2016年3月運輸署將建議交中西區議會討論時,區議會大比數通過反對計劃的議案。根據該次中西區議會會議記錄,當時大部份發言議員普遍認為,中西區交通擠塞問題根源是區內車位不足、違例泊車問題嚴重,要求政府加強打擊違例泊車。
其中,時任中西區議員、現任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陳浩濂,當時於會上表明反對電子道路收費,認為計劃對山頂居民不公平,又指計劃涉及大量公帑,若政府「以大型基建來彌補違例泊車執法不足完全是本末倒置」。另一名時任中西區議員、現任政務司司長政治助理蕭嘉怡,當時亦反對電子道路收計劃,要求政府先解決區內違例泊車問題。
目前最新發展是,政府正就電子道路收費先導計劃進行研究,預計明年再就先導計劃作諮詢,意味即使社會同意落實電子道路收費,仍需更長時間才能真正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