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輯】十張圖告訴你 僭建的高官 最終有何下場?

【圖輯】十張圖告訴你 僭建的高官 最終有何下場?
撰文:周偉強 陳潤南
出版:更新:

新任律政司司長鄭若驊履新後一日即被揭發,她持有的大欖海詩別墅獨立屋涉及多項僭建。面對公眾重重質疑,鄭若驊承認警覺性不足,就引起不便致歉。其實,高官僭建風潮由2011年已捲起,由時任環境局副局長潘潔揭開序幕,並席捲特首曾蔭權,但之前最囑目的仍要數唐英年的約道「唐宮」,記者、政黨人士及市民一度擠滿約道,等候屋宇署公布調查細節。撰文:陳潤南、周偉強攝影:鄭子峰、餘俊亮、岑卓熹、黃永俊、路透社、美聯社、視覺中國、政府新聞處

鄭若驊早前被傳媒揭發住宅有僭建。(資料圖片/餘俊亮攝)
鄭若驊早前被傳媒揭發住宅有僭建。(資料圖片/餘俊亮攝)
《香港01》翻查新任律政司司長鄭若驊與丈夫潘樂陶,各自持有的兩間別墅,合併至少有8處懷疑僭建。在鄭若驊的4號屋,天台梯屋被加大60方呎、地下客廳有樓梯通往地下空間、地下外牆額外建有小型玻璃陽台,以及在花園挖建水池。(岑卓熹攝)
被揭發大欖海詩別墅涉及僭建後,大批記者周日(1月7日)在鄭家守候。當日中午,鄭若驊由先生潘樂陶駕車接送返家,兩人在車上面露微笑。面對大批傳媒,潘駕車沿青山公路兜圈再折返。其間有記者在場問及是否「知法犯法」,惟未獲回應。(鄭子峰攝)
大批記者周日(1月7日)在鄭家守候,潘樂陶駕車接送鄭若驊返家。潘樂陶下車後,向屋外大批記者微笑揮手。(鄭子峰攝)
昔日追訪唐英年大宅,傳媒紛紛租用吊臂車考察約道「唐宮」。6年後,航拍科技日新月異,記者只需帶上航拍機和搖控器,便可全方位拍攝大宅,無需再登上吊臂車。(鄭子峰攝)
前環境局副局長潘潔是首名被發現違反有關規例的問責官員。2011年5月,潘潔居住的大埔汀角路沙欄小築一座3層高的村屋,懷疑有最少3項僭建物,包括在天台加建玻璃屋,並放置了巨型太陽能熱水爐,並涉嫌把2樓及3樓的露台圍封,改建成房間。(政府新聞處)
曾負責制定僭建政策的前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孫明揚, 2006年已被屋宇署警告其跑馬地大宅地下庭園有兩項僭建物, 但直至2011年被傳媒揭發。孫回應表示兩個僭建物「放置雜物及洗衣機」, 所佔面積「範圍不是很大,只有幾十呎」,所以並無清拆。(鄭子峰攝)
唐英年: 「做男人要有膊頭,做公職要有腰骨」。前政務司長唐英年於2012年特首選戰前,被揭約道大宅僭建興建2200多呎地庫,要與妻子郭妤淺出來「拆彈」,記者會上,唐太獨力承擔僭建責任,並流淚致歉,唐英年被指「BMW」(Blame My Wife)。(Kin Cheung / 美聯社)
2012年時,航拍機仍未普及,傳媒租用吊臂車觀看約道「唐宮」,成為經典一幕,亦被網民瘋狂改圖。(Tyrone Siu / 路透社)
梁振英2012年當選特首仍未就任時,被揭發山頂大宅有約十處僭建,包括一個「消失的密室」(一個被磚牆圍封的322方呎地庫),之後數天,梁即找工人迅速將僭建物清拆。(Tyrone Siu / 路透社)
2012年,唐英年及梁振英前後被揭發大宅僭建,有指唐因未能拆彈,而失去特首寶座。(Alan Siu / 視覺中國)
曾蔭權房策保守,種下日後公屋「缺貨」的禍根。(黃永俊攝 / 資料圖片)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