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灑水忽冷忽熱 天晴邨居民冒寒沐浴7年 社工介入管理處終改善

撰文:潘安奇 林振華
出版:更新:

本港迎來2018年首個冷鋒,未來數日氣溫會急降至9度。在寒冬中來一個熱水浴,可以舒展一天的辛勞。不過,天水圍天晴邨一群居民自7年前入伙起,受水壓不足影響,花灑水忽冷忽熱,冬天時尤為難熬。有人更要煲水以木桶盛熱水沖身,以免著涼。
經多年投訴不果,最終由社工介入後,管理處遂於在上月更換大廈減壓掣及閘掣,情況即時有改善,所有受影響居民有望在農曆新年前全面恢復充足的熱水供應。

淋浴熱水不足,寒冬時容易著涼,居民如何忍受7年?晴滿樓15樓住戶潘先生,7年前收樓已察覺問題:花灑水力弱,熱水明顯不足。他立刻反映情況,得到的訊息是這是小事一樁,檢查的水喉匠會向上司反映,遂「簽咗名先」待日後再維修,想不到事件會拖延多年。

一家三口晚上回家不洗澡 投訴三十次無果

家中每天下午5時半至晚上11時半情況最為嚴峻,他估計是本身水壓不足,加上繁忙時間所致。潘先生、兒子及太太分別於晚上7時半、8時及8時半回家,一家三口「收工番嚟沖唔到涼」。為免「淋濕咗個頭」但無熱水,三人只好習慣在翌日早上洗澡。

潘先生因此備受困擾,直言「以前真係好慘」,曾多次致電房署及親自到房署投訴,總數不下二、三十次,情況均沒有任何改善;他亦曾特意請一天假等待維修,對此感到費時及耗費心力,且申訴無門。

去年11月終打破僵局

直到去年11月,街坊透過意見收集箱集體反映情況,房署、管理處及互助委員會主席等與居民展開會議後,事件始有突破性進展。相關人員為居民上門量度及記錄水壓數據,經過初步更換減壓掣後,潘指花灑水的流量,已由約9秒1公升升至約3.9秒1公升,表示對房署是次處理感到非常滿意,但對於過往的投訴經歷仍感無奈:「成日都話冇理由(有問題)!」

住客要煲水沖涼。

木桶盛水 六旬婦煲水為九旬老父沖身 

63歲的晴喜樓居民阿濃,其父親亦在7年前入伙,她在兩年多前遷入單位發現:「沖沖吓涼,一下子就冇熱水。」她曾以為是自己單位的問題,於是更換花灑,管理員曾上門記錄無果,她又找煤氣公司上門,獲知水壓不足,但對方無法解決此問題。她遂「煲水」並以木桶盛水,為當時仍未去世的九旬老父沖身。經過11月的意見收集及聯合會議後,她始知受影響居民達數十戶。現時問題已獲得改善。

曾參與聯合會議的互助委員會主席黃巧齊表示,互委會如收到相關求助,會立刻向管理處反映,相信對方會盡快處理問題。

街坊工友服務處註冊社工郭文浩收集居民意見向房署反映。 (林振華攝)

社工:水喉匠逐戶上門 集齊個案交管理處

街坊工友服務處註冊社工郭文浩表示,街工於11月初收到街坊求助,指下午5時半至晚上11時半,家中花灑沒有熱水,或時冷時熱。街工擺放街站及問卷調查,收到70至80宗求助,個案全部集中於晴滿樓、晴喜樓及情悅樓。街工抽查街坊水壓後,發現水壓不足並非個別事件,於是邀請水喉匠逐間逐戶上門,將所有個案資料交予管理公司。經過11月14日的聯合會議後,管理公司及房署於11月尾及12月初找外判公司檢查水掣,先更換影響居民最大的減壓掣,並承諾在農曆新年前跟進全邨情況。

管理處:三年收二十多戶反映 多次檢查上月始更換

記者向房屋署查詢天晴邨過去7年水壓不足的情況,獲天晴邨物業服務辦事處回覆。發言人指,辦事處於2015年初起過去兩、三年間合共收到約二十多宗晴滿樓、晴喜樓及晴悅樓中低層住戶反映,指晚上約7至9時較多住戶使用食水時,單位內食水較慢及較弱。辦事處知悉後,安排保養承辦商檢查居民室內各水龍頭、花灑及食水錶,均未有發現異常情況,辦事處曾於2015年11月及2016年12月全面檢查大廈食水喉管及減壓掣,亦未有發現異常情況。因應住戶反映,辦事處安排保養承辦商於2017年3月進行特別檢查,調校相關食水減壓掣,同時亦檢查上述3座大廈食水水泵及天台食水缸設備,均運作正常。

發言人又指,為了進一步改善大廈食水水壓情況,辦事處於2017年12月更換大廈部分屬正常損耗的損壞食水減壓掣及閘掣。上述3座大廈之部分食水減壓掣及閘掣預計將於農曆新年前完成更換,相信會進一步改善3座大廈食水水壓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