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資會報告僅4提學術自由 管理出現過百次 學界憂削大學自主

撰文:何敬淘
出版:更新:

教資會對八大的管治研究報告出爐,一如所料,沒有著墨於特首必然擔任校監及其委任校董的權力,也沒有談及增加校董會師生代表,不過對院校如何物色校董、校董職能進行深入分析和提出建議。大專學界質疑,報告強調加強校董對院校監察,擔心會令管理主義無孔不入,對大學教育未必有好處。其中港大學生會會長孫曉嵐就擔心報告的寫法含混,報告或令政府有借口透過校董會進一步收窄院校自主。

早前的港大風波,令不少人關注大學校董會的組成和委任制度。(資料圖片)

報告中各詞彙出現的次數(部分):

詞彙 次數
管理 100次
監督 29次
院校自主 28次
透明 5次
學術自由 4次
行政長官 2次

 

報告僅提4次提及學術自由、管理出現100次

報告強調「院校自主與向公眾負責之間必須取得平衡」,但6個建議中有5個針對院校如何物色校董、校董如何管理院校和評估院校表現。《香港01》嘗試分析報告(譯本)中各詞彙出現的次數,發現報告中「管理」兩字出現100次,但「學術自由」、「透明」只分別出現了4次和5次。

而在委任校董上有重大權力的「行政長官」,在報告中只提及2次,即使「校監」出現了9次,但僅有1次是指香港大專院校的「校監」。至於近期社會關注特首委任校董的做法,「委任」出現了13次,當中9次是談及香港的情況,但多是講及被委任者的質素,未有談及行政長官的委任權是否合理,是否必須保留。

大專聯:報告建議措施未考慮對學術自由影響

大學及專上院校工會聯盟副理事長莊耀洸認為報告談大學管治,必需連帶研究院校自主和學術自由:「不同的管治方式都好,都該以不影響院校自主和學術自由為前提。你有6個建議,但每個建議有沒有評估到對學術自由有甚麼影響呢?」他認為報告沒有做此方面的評估,或會損弱本地的學術自由。

莊耀洸又指監察院校表現原則上沒錯,但關鍵在於技術性如何執行。「你定許多指標,看院校能否達標,但好多時候只是『做俾人睇』,對教育和學生是否真的好?往往都不是,大家只是看著指標做人。」他舉例指近年大學習憤以大學排名和論文品質做指標,就忽略了許多同等重要的事,例如師生的精神健康,擔心強調管理主義會令校外和對院校的控制無孔不入。

港大學生會會長孫曉嵐指教資會報告說法含混,擔心大學的院校自主被收窄。(資料圖片)

港大學生會會長孫曉嵐:問題關鍵在於特首任人唯親

港大學生會會長孫曉嵐在閱畢整份文件後表示:「有條文指要加強校董和校長向教資會問責,希望不是收窄院校自主的威脅。院校自主是我們很重視的原則,希望此報告出台後不是反過來收窄院校自主。」她強調報告只是參考性質,希望各院校的校董會改革不是只跟盡此文件的方向去做。

「校委會本身的職權沒有問題,問題在於其產生和組成,影響到其決策,其一是校外代表佔多數,其次是校監(行政長官)欠缺代表性,但他又有權用人唯親,影響到大學的院外自主。」孫曉嵐指日後港大校委會進行檢討,必須回應特首必然任校監和特首委任校委的問題。

葉建源警告:勿將教資會報告當作擋箭牌

立法會教育界議員葉建源指由於教資會早於2013年12月應教育局的要求展開有關研究,並於2015年1月已經審議文件的初稿,故理解報告為何未有觸及《大學條例》、特首校監必然制、校監的權力、校董會/校委會組成等範疇。但他促請政府當局切勿將教資會報告當作擋箭牌,以迴避教育界和公眾對修改《大學條例》的熱切訴求,而他認為各大專院校所成立的專責小組,可檢討報告未有觸及的特首兼任校監制及校委會組成等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