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快樂指數4年來最低 着重學習影響親子關係

撰文:張善彤
出版:更新:

小朋友比成年人天真,沒有太多煩惱,讀書的數十年理應可以無憂無慮享受童年,惟近年社會風氣轉變,學術成績變得無比重要,人與人關係變得疏離,令學生的快樂指數不斷下降。

快樂童年是在街上蹦蹦跳跳,但不少家長及學童疲於奔命趕功課,戶外活動變得奢侈。(資料圖片)

嶺南大學公共政策中心周三(3月30日)公布「2015年香港兒童快樂指數調查」結果。結果顯示,10分為滿分,2015年是6.49分,也是自2012年調查以來錄得最低數字,兒童整體快樂指數有下降趨勢,反映他們或間接受近年緊張的社會和政治氛圍影響,及面對更大的學習壓力。

研究共有9所小學及14所中學,共1,146名小四至中三學生,及1,509名家長回答問卷。問題涉及:雙親關係、學業、家庭生活等。10分為滿分、6分或以上屬快樂兒童,4分或以下為不快樂兒童。結果顯示,由2014年6.74分,下跌至2015年6.49分。

不同年齡群組中,8至9歲;及14歲以上,這兩個年齡層下跌更為顯著。前者是小四學生,他們比其他年級要花更多時間在功課上,而能力未必能應付得好。14歲以上的青少年正值成長階段,容易有更多問題和情緒,因而影響心情。

小四家課時間最長

調查發現,小學四年級的家課時數最長,由2014年平均每日140分鐘增加至151分鐘。中學生家課時數,由2014年平均每日95至115分鐘,增加至110至126分鐘。此外,睡眠時間也影響快樂指數,睡眠愈接近9小時,兒童的快樂指數愈高。

不快樂兒童的學習壓力指數出現了跳升情況,由2014年3.46升至3.64,快樂兒童則沒有太大變化。而家庭幸福感,快樂兒童主觀的家庭幸福感有所上升,由4.12上升至4.15;不快樂兒童則下跌,由3.36下跌至2.84。

父母過份注重成績,加上同學間相互比較,令學童壓力增加。(資料圖片)

社會氣氛影響家庭和諧

嶺南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榮譽研究員何濼生教授指出,雙親關係較差、家庭較窮困、學習較大壓力的兒童,一般會填寫較低分數的快樂指數,「父母經常吵架、對小朋友管教得嚴且過於著重學術成績的,都會令子女感壓力,令快樂指數下降。」

今年的調查是自2012年來錄得最低的數字,何教授認為,自2013年社會不斷充斥不愉快事件,令大家更容易出現負面情緒,「2014年佔中的延帶事件令社會氣氛緊張,有撕裂情況,人與人間距離變得疏離,甚至出現敵我情緒,Facebook又有unfriend事件,家中又可能因意見不同多了爭拗。」

與子女溝通先尊重他們

何表示,學校的生命教育非常重要,可以幫助學童學習克服問題,不會隨便想歪而輕生。「通識科生命教育一環有教導學生尋找人生意義,發掘並改進自己,這遠遠比學術成績重要。」但他慨嘆只有少部分學生認同學校有給予生命教育,「長遠下去,他們這一代帶着不快樂情緒將來踏入社會,或不能完全發揮所長。」何教授指家長要多留意子女所有變化,但如想跟子女溝通,先要讓他們感到被尊重,有自由。

葉柏強醫生指近十多年,學童較少接受社交、體能訓練。(張善彤攝)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副教授葉柏強醫生解釋,讀書時期應是小朋友最開心的階段。然而近10幾年,愈來愈多家長過於注重學術成績,令他們沒有機會訓練體能、社交、逆境抗逆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