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國榮被騙WhatsApp曝光 《蘋果》:沒編採人員參與
唱《真.香港地》感動不少人的「鬼佬」藝人河國榮,昨晚披露「被代言」的被騙經歷。他說有朋友以《蘋果日報》的名義邀約他做訪問,有二千元車馬費,但結果所謂的「訪問」是刊登在《蘋果日報》的Jini Bakery Cookie廣告版面。他說很無奈:「我最擔心,唔係賺唔到錢,而係佢攞我來呃人,話隻餅係我的,話我係代言人。」《蘋果日報》發聲明說沒任何編採人員參與有關內容製作,惟廣告部有個別同事出錯,涉事員工即日停職解僱。Jini Bakery Cookie的Facebook今日已刪除河國榮的相片,暫時未作回應。
被騙證據:Whatspp記錄、三次口頭求證
河國榮的被騙經過始於上月22日,他收到友人的Whatsapp(附圖),說《蘋果日報》想採訪,是有關曲奇的訪問,有二千元車馬費。他不虞有詐,3月初到Jini Bakery Cookie店接受訪問。河國榮接受《香港01》電話訪問時表示:「我一去到已經覺得唔妥,攝影師猛捉着我和曲奇影相。咁你一般的訪問唔係咁的。我就問他是廣告,抑或Advertorial(以報道包裝的廣告)?他說不是不是,我再問真的不是?他說不是Advertorial,不是廣告,是訪問。」河國榮說他至少求證了三次,但均獲確定是訪問。
他說拍照拍了一個小時後,有人自稱是記者,和他短短訪問約五分鐘,「記者」問了他三條問題,包括「你鍾唔鍾意食曲奇?」「你覺得呢隻曲奇點啊?」等。河國榮說自己當時無問清楚,不知道她是否《蘋果日報》記者,但事後非常忐忑,向《蘋果日報》和《飲食男女》查詢,均表示並非他們的採訪。
結果,他數天前才發現所謂的「訪問」,是刊登在3月20日《蘋果日報》、註明廣告、推介Jini Bakery Cookie的版面。河國榮說:「曲奇的味道不太差,亦不是話好好。但我想如果公司用這些手段去賺錢,那他們曲奇的成分呢?我覺得百分之九十是內地手法。我自己無事,我最擔心,唔係賺唔到錢,而係佢攞來呃人,話隻餅係我的,話我係代言人。」
相關文章:
廣告和訪問混雜 灰色地帶
《香港01》仔細研究Jini Bakery Cookie的廣告,有不少奇怪的蛛絲馬迹。版面左上角註明「廣告」,版頭亦是河國榮豎起拇指和曲奇拍照的相片,但翻查內文,並沒任何一句是河國榮讚揚Jini Bakery曲奇的說話。主要內容也是介紹Jini Bakery Cookie及其創辦人,河國榮的訪問只有百幾字,在右下角,說他曾親手炮製七八種曲奇。另外,版面中三張河國榮的相,圖片說明亦和Jini Bakery Cookie無關,其中一個是「和最愛一起,鹹魚白菜也好好味」。
我們到Jini Bakery Cookie在荃灣的分店,職員說不清楚事件,亦不接受訪問。記者致電Jini Bakery Cookie公司電話,亦無人接聽。
究竟「聲稱」訪問變廣告內容,有沒有問題?律師黃國桐表示,法律上並無就廣告進行定義,法官可憑常識判斷版面內容是否屬於廣告,但他認為這個案難以構成刑事責任,因為很難證明是否牽涉「詐騙」,建議事主如果能證明自己有金錢上或實際的損失,就可以向邀請他進行訪問的公司進行民事索償。
《蘋果日報》分別在早上和下午發表聲明,表明並無任何《蘋果日報》編採人員參與,惟印刷分類廣告部有個別同事未能恪守廣告製作程序,致令事件發生。(下午的聲明:「被代言」事件 《蘋果》廣告部問責炒人 河國榮:好驚訝)
早上的聲明如下:
1.我們沒有任何編採人員參與有關內容製作
2.我們絕不會混淆新聞採訪和廣告製作
3.對於河國榮先生表示疑受誤導的事情,我們非常重視,正進行調查。公司若發現有任何程序或人員處理此廣告時有漏洞或問題,會嚴正跟進改善。
4.若發現有任何公司外的人士或機構導致事件,也將跟進或追究
和Jenny Bakery相似 被指冒充和抄襲
牽涉其中的Jini Bakery Cookie,是2012年成立、以蛋卷、雞蛋仔起家的「古法烘焙」的產品。曲奇的外貌包裝,與十年前由馬來西亞華僑Jenny Yong 創立的珍妮曲奇(Jenny Bakery)相似,曾被外界質疑是冒充和抄襲。2014年,古法烘焙創辦人蔣佑明更快珍妮曲奇一步,搶先申請註冊「珍妮曲奇」、「小熊餅乾」等商標,但有關申請最終被知識產權署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