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總堂區學校轉「國際化」路線 由頻殺校變百人爭讀小一
曾處於殺校邊緣的中西區資助小學天主教總堂區學校,在2011/2012年度開展「國際化」教學課程後,吸納了來自逾30個國家或民族的學生,校內不但以英語為主要教學及溝通語言,連上堂模式及教學內容亦有所轉變。
該校校長馮淑楷透露,該校行「國際化」路線後,自行收生人數由7年前僅有7人報名,大增至逾100人,現時自行分配階段平均每兩名學生爭一個位,而校內華裔及外籍學生比例接近一半一半。
集中取錄外籍天主教教友子女
香港社會講求兩文三語,不少家長都希望為子女「鋪路」,入讀可以愉快學習,又能學好語言的學校。天主教總堂區學校校長馮淑楷憶述,學校約7年前面臨殺校危機,當時50個小一自行收生學額,僅有7人報名,跟校監商討後,決定轉行「國際化」,集中錄取天主教籍的外籍教友子女。
經數年努力,該校現時已頗受歡迎,校內有逾30個國籍或民族的學生,包括歐洲、北美洲、澳洲、紐西蘭、非洲、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地,華裔及外籍學生比例為54:46,自行收生階段平均每兩人爭一個位。
不按種族分班 主科按能力分組上堂
校內所見,不同種族或膚色的小朋友均以英語交談,且較少見到同一膚色或種族的小朋友聚在一起,多是本地華裔學生與外籍同學組合。馮淑楷解釋,學校不會刻意將同一種族或國籍的學生分到同一班,而是希望他們學習融合相處,同時訓練英語溝通的能力。惟考慮到不同學生的中、英、數能力存在差距,故學校將每級學生按程度分兩班。
學生文化背景不一,學校的教育語言亦須作調整,該校的數學及常識科均採用英文課本及英語教學;中文科以普通話教學;至於其他電腦、聖經、音樂、體育等科目,則粵語及英語並用。馮淑楷笑言,就連日常教學模式及課程亦有所轉變:「一開始外國學生不接受默書,不明白為何要死記硬背,最終學校調整了默書方式,增加拼音,功課亦要適量,不鼓勵太多抄寫」。
為令學生更投入課堂,馮淑楷稱,該校參考其他國際學校的上課模式,學生聽課時會圍着教師席地而坐,又或坐小椅子:「參考了國際學校的經驗,教學分兩部分,圍在一起聽課,之後再分組討論,可令學生更集中。」
學生談論國際新聞 培養世界公民
馮淑楷滿足地指,當見到不同國籍學生融合一起說說笑笑,談論着國際新聞的大小事,改變及適應亦是值得,「我們想培訓有國際視野的人才,希望他們將來到世界各地,都可以與人相處,做一個優秀的世界公民。」
為了方便學生適應升中,馮淑楷稱,除了有粵劇、舞獅班等中國式課外活動,培養學生對中文及中國文化的興趣外,亦與余振強紀念第二中學合作,為同學度身訂造適應課程,而首批轉用「國際化」課程的學生已畢業,據知適應得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