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在英置業付訂金後無影「爛尾」收場 議員促加強監管

撰文:勞敏儀
出版:更新: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恒鑌昨(22日)在立法會提出質詢,指有港人透過本港地產代理,購買英國5個發展項目的未建成樓宇單位,最終「爛尾」收場;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回應稱,警方至今共接獲35名市民報案。有兩名苦主今(23日)接受電台訪問時表示,分別在2015及2016年透過本港註冊地產代理在英投資物業,但最終「爛尾」收場。有苦主稱,已支付數十萬訂金,豈料樓盤項目一拖再拖,甚至向英國政府求助亦無回音。

陳恒鑌認為,港珠澳大橋5月通車的說法可信性頗高。(資料圖片)

苦主陳女士接受電台訪問時表示,2015年在本港一個展銷會上,被一個價值60萬港元的學生宿舍性質物業吸引,考慮當地大學生找宿舍困難,有實際市場需求,投資回報可達8%至9%,若有家人到海外讀書也可以用到,故先支付一半訂金,有關樓盤原定今年4月30日交樓。直至去年11月,陳女士指,該物業代理聲稱,建築商要清盤,並不斷拖延。她指,今年3月曾赴英國到有關樓盤視察,發現樓盤還未完成,直指律師沒有做好監管工作,已聯絡其他苦主,並已在英國網上報案,但沒有任何回音。

另一位苦主張女士同是從物業代理購入一個價值百多萬港元的住宅及零售性質的物業,因得知這是獲英國政府支持的項目,加上利物浦副市長曾出席展銷會,加強其購買信心,並支付約40萬元訂金,但去年年底獲通知樓盤因建築商問題而拖延,直至今年3、4月還找不到另一個建築商。

立法會議員陳恒鑌表示,已就事件聯絡保安局,擔心若警方不盡早採取行動,苦主的投資金額會被轉走,也聯絡地產代理監管局跟進事件,希望能加強本地及海外監管,避免同類事件再發生。

陳恒鑌昨日在立法會提出質詢,指有市民向其求助,表示曾於2015年在本港舉行的物業展銷會上透過本港註冊地產代理,向英國發展商購買共涉5個發展項目的未建成樓宇單位,但該等項目其後全告「爛尾」。他稱,據報有超過200名港人蒙受合共數以億港元計的金錢損失。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昨亦回應指,警方至今共接獲35名市民報案,案件已列作「求警調查」處理,並交由商業罪案調查科跟進,調查仍在進行中;由於涉及跨境罪行,警方已將案件資料透過國際刑警交予英國相關執法機構跟進。